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楚都丹阳“丹淅说”与“枝江说”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20:12

  本文选题:楚都 + 丹阳 ; 参考:《江汉考古》2009年04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献、族源、考古、地理等四个方面对楚都丹阳"丹淅说"和"枝江说"进行对比研究,然后综合起来考察。总的来说丹淅说优于枝江说,枝江说的文献依据较晚,在考古和族源方面完全得不到支持,在地理上也难以解释。但丹淅说也不圆满,存在很大的漏洞。丹淅说如要真正成立,还需要对枝江说方面的驳难作出认真的回应。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anyang's "Dan Zhe Theory" and "Zhijiang Theory" from four aspects of literature, clan origin, archaeology and geography, and then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Dan's theor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Zhijiang's. The literature of Zhijiang's theory is relatively late, and it is completely unsupported in archaeological and ethnic origi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geographically. However, Dan said it wa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re was a big loophole. Dan said that if it is to be true, it also requires a serious response to the difficulties of refuting Zhijiang's theo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05JJDZH244)系列成果之一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合同编号NK11)资助
【分类号】:K92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谣风议与官民互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文辉;千古金台安在哉[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鲁西奇,蔡述明;汉江流域开发史上的环境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6 裴安平;系统科学思想与中国考古学研究[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7 王蕊;;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的一体性与重要性[J];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8 张敏;论水灾在南北朝对峙及战争中的作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张鹏飞;;《水经注》引《诗》考[J];文史博览;2006年18期

10 刘广定;再研《考工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李金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六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刘彬徽;;古史分期与楚国社会形态的思考[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林莉;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云;论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题材的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陶亮;楚国君位继承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炜祺;汉代南阳盆地经济地理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7 尹弘兵;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8 叶裕民;湖北钟祥石牌古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董建华;临夏回族自治州古代碑刻的史料价值[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文波;《九歌》六神考[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必松;中国语言学家评介 吕叔湘(Lü Shüxi馇ng)[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2 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3 刘彬徽;试论楚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4 丁永芳;楚疆述略[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5 舒之梅 ,程欣人;楚国大事年表简稿[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6 ;湖北省考古学会成立[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7 冯永轩;说楚都[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8 高应勤 ,程耀庭;谈丹阳[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9 宗德生;楚熊绎所居丹阳应在枝江说[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10 孙重恩 ,黄运甫;楚始都丹阳考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三民;;丹阳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迎接解放的斗争[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蔚然;;六朝都城建康发展概述[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严文渭;;品学兼优 才智出众——回忆朱启祥[A];儒将风范[C];1995年

4 徐永年;;对吴国的称量货币—青铜块的探讨[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5 张立敏;蒋宏耀;;三峡库区故陵楚墓之一——帽盒岭楚墓的探测[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马瑞林;;运用马丹阳“担”“截”法的临床总结[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7 松浦友久;;关于李白离开永王军的时间问题——以《南奔书怀》诗为中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8 丁稚鸿;;翟理斯《英译汉诗》中两首李白少作考[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9 ;作者索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顾学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A];纪念新四军建军五十周年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绍祥;镇江清积攻坚战捷报频传[N];江苏法制报;2000年

2 余桂兵;丹阳农民立足小城镇投资兴业[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余桂兵;丹阳五成农民从事二三产业[N];新华日报;2000年

4 团萱 朱银慧 王晓映;第七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N];新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吴健 见习记者 王蕾;厦门打造会展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记者 罗进 通讯员 李竞白 殷建中;丹阳支行经营业绩不同凡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7 吴文清;西汉铜镜上的广告[N];中国艺术报;2001年

8 王小平;考证《董永与七仙女》之原地[N];中国邮政报;2001年

9 丁锁明 余桂兵 朱新法;30亿元民资振起丹阳小城镇[N];新华日报;2001年

10 南风;江苏省丹阳市渊远流长的“篮球之乡”[N];中国体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永贵;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平;丹阳市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吕婷;张祜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3 韩英;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金平;任f 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3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83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