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
本文选题:中国历史疆域 + 边疆 ; 参考:《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中国的历史疆域,是中原王朝、边疆王朝、边疆政权共同缔造的。在中国的疆域、边疆形成及巩固的过程中,中原王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清代前期的版图,是古代中国的基本范围。中国边疆地区的形成与巩固,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控不断增强,遥相羁縻向有效管控逐渐转化。
[Abstract]:China's historical territory was created by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and the frontier regime. In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China's territory and frontier,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he territory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basic scope of ancient China. The form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China's border areas have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rulers'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border areas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nd the remote Jimi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effective control.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边疆治理传统战略研究”(项目号:14XZS002)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K9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2 方铁;;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策略与效用[J];河北学刊;2012年03期
3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冰洁;;从现存宋至清“总图”图名看古人“由虚到实”的疆域地理认知[J];历史地理;2016年01期
2 方铁;;论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王东平;;白寿彝先生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贡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4 程尼娜;王万志;;天下·国家·边疆民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毛春伟;;近四十年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理论发展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曹爱军;杨濵飞;;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阻滞因素与破解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7 韩昭庆;;康熙《皇舆全览图》空间范围考[J];历史地理;2015年02期
8 张邦炜;;应当怎样看待宋元易代[J];人文杂志;2015年11期
9 韩昭庆;;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10 景凯旋;;顾颉刚先生与现代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铁;;雍正朝改土归流新探[J];明清论丛;2012年00期
2 方铁;;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2期
3 马国君;;论清代前期西南边政的决策演变——以康熙朝“驱准保藏”战前后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余宏模;试论清代雍正时期贵州的改土归流[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2期
5 王缨;鄂尔泰与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6 李世愉;试论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和目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侯}9庄;;清代尨州“改土归流”奻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8 方铁;黄禾雨;;论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箭;周宋之交中原王朝所辖的户和口[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2期
2 王尚达,杨恕;新疆与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3 方铁;;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J];学术探索;2009年04期
4 李伟;;论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模式的转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沈勇;;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对抗游牧民族骑兵的战术[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6 陈志刚;;论中原王朝封贡体系的军事防御性——以地缘政治、军事关系为中心的探讨[J];东岳论丛;2011年05期
7 付艳;论赫哲先民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03期
8 鞠勤;宋初凉州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浅议[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3年02期
9 姚有志;从古长城看中原王朝的防务特征[J];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10 陈强;;中原王朝被征服的计量历史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建华;赵菊梅;;晋陕高原龙山晚期到商代文化格局的变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袁剑;;清代中国的“边疆性”及其现代意义[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3 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胡波;古代东亚体系的中心在北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许纪霖;多元脉络中的“中国”[N];东方早报;2014年
4 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田立坤;辽宁古代文化特征及形成背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叶舒宪;打破正统中国文化观的蔽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葛剑雄;端午节:传统与现实,,中原与朝鲜[N];东方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古代草原上的战争与和平[N];中国文物报;2004年
8 陈立柱;淮河流域文化的发展[N];安徽日报;2010年
9 ;论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任浩;中国古代贡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杨涤非;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战争的战术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惠冬;势在中原:五代时期中原王朝之地位与宋初统一战略[D];暨南大学;2010年
4 金东永;汉唐时期朝鲜半岛政权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册封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丽;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学钦;五代时期十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兴锋;北朝后期中原王朝与北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开队;边缘化地区的控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0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9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