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洞庭湖流域聚落的乡土文化探索
本文选题:聚落 + 乡土文化 ; 参考:《生态经济》2013年05期
【摘要】:基于对洞庭湖流域聚落的解读,挖掘出该区域乡土文化的特色,通过分析聚落形式进而将不同区域的聚落形式与乡土文化整合,提出有利于该区域聚落发展的规划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ttlement in Dongting Lake basin, this paper excav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culture in this reg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settlement form and integrating the settlement form with the local 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method that is beneficial to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FJ4108)
【分类号】:TU982.29;K90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琼;生态·聚落·粘滞性空间——旗杆厝与21世纪的生态聚落[J];福建建筑;2001年02期
2 陈晶,单德启;土著的前卫——大地艺术视野中的乡土聚落[J];建筑师;2005年03期
3 张玉坤;黄水坤;;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J];中外建筑;2005年06期
4 王昀;李涤非;;咖啡·聚落·共同幻想?[J];缤纷家居;2005年07期
5 王玉靖;;浙东宁波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特色探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王莉莉;尚涛;;箐口村传统民居聚落生态适应性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聚落(参与方案)[J];建筑创作;2009年11期
8 陈倩;;云南诺邓山地聚落空间解析[J];小城镇建设;2011年07期
9 张永国;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模式探析[J];长江建设;1997年02期
10 王蔚,张先进;在高原和平原之间——成都西藏明珠商城中标方案简介[J];华中建筑;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娟;;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文化保护[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靖;黄正武;颜子杰;邓安顺;林敬凯;;石碇聚落地景变迁之人水关系初探:一个历史地理学的现象学式空间考察——兼论历史聚落深度研究方法[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方全明;杨璐璐;;“禅寿老街”保护与传承[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天平;;区域性中心城市片区发展研究探索[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彭芳乐;侯学渊;束昱;;中国城市现代地下空间开发的新契机——浦东新区地下空间开发构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6 冯继红;谢小妍;李艳;;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7 石峰;郝少波;;湖北南漳地区堡寨聚落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章光日;;北京——一种大城市地区规划建设新模式[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斌;陈蔚;熊海龙;;四川洛带客家传统聚落建筑与文化研究[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孟莹;文晓斐;;少数民族地区灾后聚落重建——以北川吉娜羌寨重建为例[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建根;杭州抢救乡村古建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王昀;为什么关注聚落?[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月月;与大自然共存共荣[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金祖华;摒弃落后的建设规划模式[N];广东建设报;2006年
5 杜梅;三种装修模式各有利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普正权;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族群、聚落、民族建筑”专题分会在楚雄召开[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金世马;人文与生态[N];美术报;2004年
8 卢秋 作者为文化学者;“保护城市肌理”,,别遗忘了居民[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琦;救救乡土建筑 救救乡土中国[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光明;要珍惜城市自身的多样性[N];深圳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财根;基于休闲旅游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方志戎;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重庆大学;2012年
3 史舸;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演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D];清华大学;2009年
5 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松;山西自然村落中公共中心的布局与建筑形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2 曾毅晶;城郊型森林公园中乡土意境营造[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新;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铖;陕北乡土文化在环境景观中的审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廖枝锋;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土景观保护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治新;精明增长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吴忆凡;当代住宅区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初探[D];长安大学;2008年
8 梅燕;产品导向型旅游景区规划实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魏雪琰;河北井陉县于家村传统聚落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郑景文;桂北少数民族聚落空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96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9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