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太行洪谷考辨
本文选题:太行洪谷 + 河南济源 ; 参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摘要】:晚唐五代荆浩隐居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受太行洪谷山水熏陶,终成古代山水画宗师。然而荆浩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自北宋以来说法不一。文章系统清理了古代地方志与地理书的相关记载,对照《匡庐图》画面山水构图,结合民间传说,实地考察《笔法记》所记太行洪谷山水环境与地名景观而认为:荆浩太行洪谷,即山西沁水境内中条山主峰东北麓之洪谷,荆浩里籍是山西沁水,荆浩是以山西沁水洪谷山水之雄姿气派为背景题材进行构图,作出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写出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困扰古今学者的千年悬案,得以明确合理破解。
[Abstract]:The late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ies Jinghao secluded in Taihang Honggu, meticulous landscape painting art, by Taihang Honggu landscape edification, eventually became the master of ancient landscape painting. However, Jinghao Taihang Hong Valley, where exactly, sinc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ifferent views.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clears up the relevant records of ancient local chronicles and geography books, compares the landscape composition of the picture of "Kuanglu Picture", and combines folklore with folklor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toponymic landscape of Taihang Honggu, Jinghao Taihang Honggu, that is, the Honggu in the northeast of Zhongtiao Mountain in Qinshui, Shanxi Province, is recorded in the field, and Jing Haoli is born in Qinshui, Shanxi Province. Jing Hao is based on the landscape style of Qinshui Honggu, Shanxi Province for the theme of composition, make immortal famous painting "Kuanglu Pictures", write the famous landscape painting theory "stroke notes".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of the millennium outstanding cases, can be clearly and reasonably cracked.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92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范学辉;;“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彭文峰;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玉璞;隋炀帝与南北文化交融[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8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江合友;;唐代女冠诗人的婚姻境遇及其人生选择——以李冶、鱼玄机和薛涛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赵杰;上官婉儿家世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婕;唐代花鸟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6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郝黎;唐代官吏惩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叶昌炽书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俊;初盛唐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4 张天莉;司空图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5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白爱平;韩PS和他的诗歌[D];西北大学;2002年
9 于海平;柳宗元与中唐儒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洁;刘让言教授与文学理论研究[J];社科纵横;1992年03期
2 孔令凯;笑话二则[J];公路与汽运;1994年02期
3 镇江;延河泉[J];山西水利;1994年06期
4 官祥;晚霞更鲜红──记毛泽东主席抗战初期的警卫员老红军翟作军[J];中州今古;1995年01期
5 卢化南;河南济沅发现四千年前锅巴[J];农业考古;1997年03期
6 寇丹;乐在一煎中──记日本煎茶小川流家元小川后乐[J];农业考古;1997年04期
7 李伟男;漫话扶桑[J];文物春秋;1998年01期
8 ;晋卿小传[J];烹调知识;1998年12期
9 章伟文;第一届王屋山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济源隆重召开[J];中国道教;1999年06期
10 陈_e堂;河南济源泗涧沟墓地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翠林;刘强中;台树辉;侯新华;;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桥机试验与自动化监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志坚;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科研能力[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林春霞;小浪底成为旅游新卖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3 记者 侯辛;小浪底明珠岛项目通过专家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施晓慧 赵川东;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年
5 孟为;内外旅游商北京抢客[N];北京日报;2003年
6 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N];河南日报;2003年
7 ;杨放之同志逝世[N];人民日报;2003年
8 张年农;河南济钢线材走俏国际市场[N];中国冶金报;2004年
9 周为民;我国整体浇注内衬混铁炉工艺优势凸显[N];中国冶金报;2004年
10 记者 桂娟;河南济源抢救发掘一新石器时代遗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超群;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苏庆国;人工挖孔承力盘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00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10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