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评析
[Abstrac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K9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曦;;洛阳都城历史地理研究的视野与创获——《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简评[J];文博;2010年01期
2 王永太;西汉建都关中与粮食供应[J];浙江学刊;1986年06期
3 秦红岭;;谈谈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影响[J];华夏文化;2007年04期
4 李民;关于盘庚迁殷后的都城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杜艳艳;;试论古代都城的精神娱乐消费变迁——以北魏洛阳、唐朝长安、宋代开封及杭州为例[J];沧桑;2006年04期
6 卢连成;论商代、西周都城形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3期
7 许宏;;论中国古代都城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演变[J];民俗研究;1991年01期
8 王明德;;中国古代都城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J];兰州学刊;2006年01期
9 朱士光;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制之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水与古代都城研究[J];唐都学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庆柱;;关于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略说[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其在古都学研究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王玲;;从中华民族大环境考察中国古代都城演变规律[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刘庆柱;;古代都城研究重要性与辽上京在中国古都的地位——在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翟青;甄峰;;信息革命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申建伟;李德方;叶万松;;隋唐东都洛阳城考古所见的门址综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陈昆仑;薛德升;;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环境议题研究述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柴彦威;;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主线与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史念海;;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刘庆柱;古代都城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任务[N];光明日报;2001年
2 刘庆柱;古代都城遗址:包袱?财富?[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张亚武;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活”了530岁[N];洛阳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亚武 实习生 王子;打开一扇了解古代文明的窗[N];洛阳日报;2009年
5 主讲人 杨国庆 整理 杨静;南京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N];南京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许峰;没想到河北城市变化这么大[N];河北日报;2010年
7 张亚武;150平方米地面上“印”着200多个足印[N];洛阳日报;2007年
8 张厚余;李白在太原[N];山西政协报;2005年
9 记者 海燕;数朝春秋兴废事 千年沧桑笑谈中[N];洛阳日报;2006年
10 崔志坚;“打开”沿用了530年的定鼎门[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久昌;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晶;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仇立慧;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焦泽阳;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夏鹏;权力分配:自建型居住空间演变的一种社会学阐释[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代娟;基于SLEUTH模型的区域空间演变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9 潘明娟;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伟;传统农区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空间演变秩序[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生活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空间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芳;基于RS/GIS的武汉城市湖泊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燕;古代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于都市迁移发展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范韬;隋唐东都洛阳城定鼎门复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文智;长三角城市可达性与FDI区位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利霞;播迁一生,,洛下闲废中的高歌[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吴建民;中国旅游网站基本态势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常春勤;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转型期优化调控[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骅;城镇环境形态研究基于传统的河曲城镇中心空间研究与现代诠释[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春亮;我国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对应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2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0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