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历史地理》评介
[Abstract]:In March 2010, Xiao Zhongchun's book "Liaoning Historical Geography", published by Jilin University Press with 360000 words, is a new work of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which fills up the blank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author adheres to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period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ay.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分类号】:K9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运宏;;钱大昕之魏晋南北朝正史地理考证述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华林甫;;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3 李大海;;明代赤水河上已有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4 潘晟;;十年来中国的历史地图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5 李宗昱;;“河北之济”的变迁[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元文;;竖沙煮盐历史地理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2 高传棋;;如何重建台湾境内的小区域历史地理[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吴宏岐;王豫北;郭用和;;濮阳地区若干历史地理问题考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昌远;;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的历史地理看偃师商城遗址为汤都西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司徒尚纪;许桂灵;;古都的历史地理研究刍议——以广州古都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桥驿;;《中国都城辞典》前言[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康为民;;《水经注》中的偃师水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郭声波;;宋《蜀川胜概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陈刚;;六朝时期长江建康河段的历史地理概貌及其变迁——以历史文献中“涛水入石头”及“广陵涌潮”、“牛渚春潮”现象的考察为中心[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强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从“虔诚的时间后代”到“坚定的空间居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供稿;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宏伟;洞悉一座城市的血肉[N];文艺报;2008年
4 记者 梁玉雨 宋李莉;北纬30°线 雅安的魅力线?[N];雅安日报;2006年
5 徐冉;探讨我国黄河流域环境变迁的真实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肖丽;石佛寺、砖塔胡同与《胡同九章》[N];光明日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石剑峰;“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受到很大政治压力”[N];东方早报;2011年
8 徐煜;徜徉于历史与文化的长河[N];文艺报;2007年
9 吴光范;阳关道与南方丝绸之路[N];云南日报;2006年
10 葛剑雄;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向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程弘毅;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冯文勇;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周运中;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喜乐;许昌历史地理三论[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孔艳;明清时期湘江长沙段历史地理问题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奥佳(Zakharenka Volha);十七世纪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名考察[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杨孝本;清代辽宁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一萍;秦汉马邑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骆一峰;古史山东郡县命名规律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欢;隋唐长安城南地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会娟;明清时期桂林城若干历史地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9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2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