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2 14:52
【摘要】: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发展过程具有一种长周期内的重复态势。地理环境是空间结构存在的大尺度控制和自然基础。空间结构的动态过程包括秦以前结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秦以后结构的融合、扩散和模式化,反映中国古代地理政治化和政治地理化的两个阶段。结构模式的静态分析,初步揭示了结构的一些重要功能特性,主要有强大的整体功能,独特的边缘效应和通过圈层同构,结构复制所展现出来的稳定性的复杂表现。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的分析,是大尺度的整体轮廓研究,随着空间结构研究尺度的细化,可进一步对中国古代政治过程的诸多特性做出结构主义的揭示,从而推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研究的深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ancient geopolitics has a long period of repetitio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large-scale control and natural found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clude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re-Qin structure, the fusion, diffusion and modelling of the structure after the Qin Dynasty, which reflects the two stages of the politicization of geography and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ancient China. The static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pattern reveals some important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which mainly have powerful global function, unique edge effect and complex performance of stability shown by the isomorphism of the circle layer and the structural replic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geopolitics is the overall outline of the large scale. With the refinement of the scale of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it can further reveal the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 by structuralis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分类号】:K9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心源,范湘涛,郭华东;自然地理因素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的样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2 姚晓瑞;;中国古代王朝战争的地缘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3 周竞红;;“因俗而治”型政区:中国历史上“一体”与“多元”的空间互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应诚;王心源;庄华峰;高超;;基于遥感信息的皖东南圩田图型结构特征及功能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黄秦波,陆杰峰,阮连法;会展产业发展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3 王虹;;马鞍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陆应诚;王心源;高超;;基于遥感技术的圩田时空特征分析——以皖东南及其相邻地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5 王纪武;中国传统区域空间观念发端考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6 涂妍;;南贵昆经济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7 朱东风;大城市郊区重点中心镇的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以无锡市华庄镇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08期

8 李平华;于波;;城市区位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9 徐国宝;藏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中华母文化的共性[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10 诸大建;进一步发挥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带动作用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樊杰;相伟;;区位论、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规划[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2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 与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刘倩;“靖难”及其文学重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砥;网络计算环境下空间分析的计算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梁中;基于可达性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莉;城市发展中的地价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颖;淮安市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南雁;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D];新疆大学;2003年

6 付火水;东汉的边防政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衢;湘西沅水流域城市起源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茹冰;甘肃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9 张新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及其当代主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建委;两汉教化故事的流通和《五经》理念的伦理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嘉山;试论秦朝的疆域[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姚士谋,汤茂林,李昌峰,朱英明,管驰明;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的多层面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3 王云才,郭焕成;鲁西平原可持续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对策初探——东昌府区典型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4 王心源,范湘涛,邵芸,郭华东,王长林,刘浩;基于雷达卫星图像的黄淮海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5 薛东前,姚士谋;我国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机制[J];人文地理;2000年01期

6 吴启焰,任东明,杨荫凯,舒晓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J];人文地理;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457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57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