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山地民居的人文区划与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11:21
本论文隶属于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本文从人文地理学分析为切入点,实地踏勘为佐证,系统梳理豫北山地民居的区系、分布特点、类型及营造特征。本文以乡土建筑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同时结合各地区的民居特点,对不同区域内民居的建筑布局特点、建筑特点和材质装饰细部特点以及建筑区系分布等进行研究。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豫北山地民居的地域特点及其型态表征。本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着重叙述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着重从豫北山地民居的区划研究,分别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和叠图分析等方面论述。通过对豫北山地的类型调研与分析,以及与相邻山西民居的类型比较。提出豫北山地民居三大片区的区划范围:1、以济源山地丰富的生土为建筑材料的版筑墙(筑土/打土墙)+悬山瓦屋顶代表的片区2、以焦作修武(土坯墙/石墙+囤顶)为代表的囤顶片区3、以林州石板岩(石墙+石板屋顶)为代表的石板房片区。在这三个大的片区中间还有两个亚类型区:以焦作的博爱县为中心的(砖石墙+硬山瓦屋顶)片区,以鹤壁为中心的(石墙+平顶)片区;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着重论述豫北山地各片区民居的类型和营造特征,以及与山西相邻民居的比较分析;第...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踏勘
1.3.2 资料总结
1.3.3 叠图分析法
1.3.4 对比分析
1.3.5 归纳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框架
2 豫北山地民居的区划研究
2.1 自然环境综述
2.1.1 地理地貌
2.1.2 气候温度
2.1.3 农业特征
2.1.4 交通特征
2.2 历史综述
2.2.1 历史演变
2.2.2 人口特征
2.2.3 文化经济
2.2.4 人文特征
2.3 民居区划
2.3.1 基于行政区划、陆高海深及交通关系的分析
2.3.2 基于综合自然区划、地质状况及农业区划的分析
2.3.3 豫北山地民居的类型特征
3 豫北山地民居类型和营造特征
3.1 豫北山地民居基本特征综述
3.2 以济源为中心的版筑墙(筑土/打土墙)+悬山瓦屋面的营造区
3.2.1 济源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2.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2.3 建筑空间探究
3.2.4 小结
3.3 以焦作修武为中心的土/石墙+囤顶的营造区
3.3.1 焦作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3.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3.3 建筑空间探究
3.3.4 小结
3.4 以安阳石板岩(石墙+石板屋顶)悬山屋面为代表的石板房片区
3.4.1 安阳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4.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4.3 建筑空间探究
3.4.4 小结
3.5 博爱石/砖/土墙+瓦屋顶片区综述
3.5.1 博爱民居所处的环境
3.5.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5.3 小结
3.6 鹤壁石/墙+平屋顶片区综述
3.6.1 鹤壁民居所处的环境
3.6.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6.3 鹤壁民居的构件演化
3.6.4 小结
3.7 豫北山地民居与相邻山西民居的比较研究
3.7.1 与相邻运城民居比较研究
3.7.2 与相邻晋城民居的比较研究
3.7.3 与相邻长治民居的比较研究
3.7.4 山西建筑对博爱民居的影响探究
3.7.5 小结
4 北山地民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
4.1 豫北山地民居平面类型比较分析
4.1.1 院落组合空间组合
4.1.2 单体建筑的构成
4.2 小结
5 豫北山地民居发展和演变思考
5.1 豫北山地民居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5.1.1 豫北山地民居的现状
5.1.2 豫北山地民居价值
5.2 豫北山地民居形态演变
5.2.1 豫北山地民居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2.2 民居类型演变
5.2.3 民居类型反思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期刊
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豫北山地民居测绘图
附录二:豫北山地现存民居调查情况
附录三:山西山地现存民居调查表
附录四:调研情况表
附录五:豫北山地民居研究访谈对象表
附录六:豫北山地院落形式分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致谢
本文编号:3109421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踏勘
1.3.2 资料总结
1.3.3 叠图分析法
1.3.4 对比分析
1.3.5 归纳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框架
2 豫北山地民居的区划研究
2.1 自然环境综述
2.1.1 地理地貌
2.1.2 气候温度
2.1.3 农业特征
2.1.4 交通特征
2.2 历史综述
2.2.1 历史演变
2.2.2 人口特征
2.2.3 文化经济
2.2.4 人文特征
2.3 民居区划
2.3.1 基于行政区划、陆高海深及交通关系的分析
2.3.2 基于综合自然区划、地质状况及农业区划的分析
2.3.3 豫北山地民居的类型特征
3 豫北山地民居类型和营造特征
3.1 豫北山地民居基本特征综述
3.2 以济源为中心的版筑墙(筑土/打土墙)+悬山瓦屋面的营造区
3.2.1 济源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2.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2.3 建筑空间探究
3.2.4 小结
3.3 以焦作修武为中心的土/石墙+囤顶的营造区
3.3.1 焦作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3.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3.3 建筑空间探究
3.3.4 小结
3.4 以安阳石板岩(石墙+石板屋顶)悬山屋面为代表的石板房片区
3.4.1 安阳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4.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4.3 建筑空间探究
3.4.4 小结
3.5 博爱石/砖/土墙+瓦屋顶片区综述
3.5.1 博爱民居所处的环境
3.5.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5.3 小结
3.6 鹤壁石/墙+平屋顶片区综述
3.6.1 鹤壁民居所处的环境
3.6.2 民居的材料、结构、构造和细部装饰
3.6.3 鹤壁民居的构件演化
3.6.4 小结
3.7 豫北山地民居与相邻山西民居的比较研究
3.7.1 与相邻运城民居比较研究
3.7.2 与相邻晋城民居的比较研究
3.7.3 与相邻长治民居的比较研究
3.7.4 山西建筑对博爱民居的影响探究
3.7.5 小结
4 北山地民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
4.1 豫北山地民居平面类型比较分析
4.1.1 院落组合空间组合
4.1.2 单体建筑的构成
4.2 小结
5 豫北山地民居发展和演变思考
5.1 豫北山地民居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5.1.1 豫北山地民居的现状
5.1.2 豫北山地民居价值
5.2 豫北山地民居形态演变
5.2.1 豫北山地民居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2.2 民居类型演变
5.2.3 民居类型反思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期刊
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豫北山地民居测绘图
附录二:豫北山地现存民居调查情况
附录三:山西山地现存民居调查表
附录四:调研情况表
附录五:豫北山地民居研究访谈对象表
附录六:豫北山地院落形式分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致谢
本文编号:3109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0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