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19:38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文教建筑的重要组成,在传播文化思想、提高社会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以讲学、祭祀、藏书“三大事业”为核心,形成了以讲堂、祭殿等建筑为主体,藏书楼、斋舍等其他附属建筑围绕其设置的空间形态。民间书院作为官学以外的教育组织的重要补充,吸收了官学与私学的部分特征,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上更兼具规范化和灵活性,形成了极具人文特色的活动场所。浙皖地区地理位置相邻,且所处的长江中游历来是一个文化传播频繁、信息联系和物质交换都极为活跃的地区,以徽杭古道、新安江水系为代表的多种水路运输川流不息,是承接东西重要而多元的文化区域。书院与文化学术从形式到内容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一种互为依托,互为表里的结构形态,因此浙皖地区书院联系紧密而又相互独立。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两地学术氛围活跃,教化兴盛,历来书院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浙皖地区民间书院形成了很多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极高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以浙西和皖南地区民间书院为对象,对相关案例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浙西和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建筑形...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地域范围限定
        1.3.4 时间范围限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既往研究
        1.5.1 关于书院史的相关研究
        1.5.2 建筑学视角下对书院建筑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田野调查
        1.6.3 比较分析法
        1.6.4 类型学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多元传播视野下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人文背景
    2.1 浙西-皖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
    2.2 浙西-皖南地区多元文化线路的发展
    2.3 浙西-皖南地区与民间书院形制有关的其他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浙西-皖南地区文教建筑类型与书院体系
    3.1 浙西-皖南地区文教建筑的类型
        3.1.1 学宫建筑
        3.1.2 私学建筑
        3.1.3 其它类型
        3.1.4 书院建筑
    3.2 浙西-皖南地区传统书院与古代教育体系
        3.2.1 浙西-皖南地区传统书院类型
            3.2.1.1 官府书院
            3.2.1.2 民间书院
        3.2.2 浙西-皖南地区传统书院制度
            3.2.2.1 研究
            3.2.2.2 讲学
            3.2.2.3 藏书
            3.2.2.4 刻书
            3.2.2.5 祭祀
            3.2.2.6 学田
        3.2.3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制度与古代科举
        3.2.4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历史分布
    3.3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案例研究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案例研究
        4.2.1 丽水市独峰书院
            4.2.1.1 历史沿革
            4.2.1.2 建筑平面布局
            4.2.1.3 书院特征归纳
        4.2.2 金华市鹿田书院
            4.2.2.1 历史沿革
            4.2.2.2 建筑平面布局
            4.2.2.3 书院特征归纳
        4.2.3 永康市五峰书院
            4.2.3.1 历史沿革
            4.2.3.2 建筑平面布局
            4.2.3.3 书院特征归纳
        4.2.4 兰溪市仁山书院
            4.2.4.1 历史沿革
            4.2.4.2 建筑平面布局
            4.2.4.3 书院特征归纳
        4.2.5 东阳市杜门书院
            4.2.5.1 历史沿革
            4.2.5.2 建筑平面布局
            4.2.5.3 书院特征归纳
    4.3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环境与选址
    4.4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的布局形式
        4.4.1 严谨的中轴对称平面形态
        4.4.2 相对自由的非轴线对称平面形态
    4.5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的空间形态
        4.5.1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功能空间类型及特点
        4.5.2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空间序列
        4.5.3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空间处理手法
    4.6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单体建筑形态
        4.6.1 讲堂
        4.6.2 祭殿
        4.6.3 藏书楼
        4.6.4 斋舍
    4.7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建筑构造与装饰
        4.7.1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建筑的构造做法
        4.7.2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建筑的装饰与装修
            4.7.2.1 文字装饰
            4.7.2.2 砖石装饰
            4.7.2.3 木雕装饰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案例研究
    5.1 研究对象选取
    5.2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案例调查
        5.2.1 黄山市歙县雄村竹山书院
            5.2.1.1 历史沿革
            5.2.1.2 建筑平面布局
            5.2.1.3 书院特征归纳
        5.2.2 黄山市黟县宏村南湖书院
            5.2.2.1 历史沿革
            5.2.2.2 建筑平面布局
            5.2.2.3 书院特征归纳
        5.2.3 安庆市望江县雷阳书院
            5.2.3.1 历史沿革
            5.2.3.2 建筑平面布局
            5.2.3.3 书院特征归纳
    5.3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环境与选址
    5.4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布局形式
        5.4.1 严谨的中轴对称平面形态
        5.4.2 相对自由的多轴并列平面形态
    5.5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的空间形态
        5.5.1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功能空间类型及营造特点
        5.5.2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空间序列
        5.5.3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空间处理手法
    5.6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单体建筑形态
        5.6.1 讲堂
        5.6.2 祭殿
        5.6.3 藏书楼
        5.6.4 斋舍
        5.6.5 其他单体建筑
    5.7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构造与装修
        5.7.1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的构造及做法
        5.7.2 皖南地区书院建筑的装修与装饰
            5.7.2.1 文字装饰
            5.7.2.2 砖石装饰
            5.7.2.3 木雕装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比较
    6.1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
        6.1.1 浙西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
        6.1.2 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
    6.2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的比较
        6.2.1 书院选址
        6.2.2 整体布局
        6.2.3 单体形态
            6.2.3.1 大门
            6.2.3.2 讲堂
            6.2.3.3 祭殿
        6.2.4 空间序列
        6.2.5 结构特征
        6.2.6 装饰手法
    6.3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同一性成因分析
        6.3.1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原型的影响
        6.3.2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文教行为和仪式的影响
        6.3.3 其他影响因素
    6.4 浙西-皖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差异性影响因素
        6.4.1 地域文化对于民间书院建筑形制的影响
        6.4.2 地方经济水平对于民间书院建筑形制的影响
        6.4.3 其他影响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过程与结论
        7.1.1 研究过程
        7.1.2 本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近皖地区徽派建筑古村落群研究[J]. 沈小翌.  浙江建筑. 2012(06)
[2]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J]. 孔素美,白旭.  华中建筑. 2011(07)
[3]潋江书院的建筑与空间特色[J]. 李晨,李绍天.  华中建筑. 2008(04)
[4]浅议我国古代书院的营造艺术[J]. 胡佳.  规划师. 2007(08)
[5]我国古代书院建筑的伦理学诠释[J]. 何礼平,应四爱.  华中建筑. 2006(11)
[6]面向平民:明代书院发展的新动向[J]. 邓洪波.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7]乡村书院的演变及特点[J]. 邓洪波.  教育评论. 2003(04)
[8]朱熹与浙江书院[J]. 何生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3)
[9]广州陈氏书院建筑艺术[J]. 罗雨林.  华中建筑. 2001(03)
[10]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浅谈[J]. 卢山.  南方建筑. 2001(02)

博士论文
[1]清代安徽书院研究[D]. 张晓婧.安徽师范大学 2014
[2]湖南清代文教建筑研究[D]. 罗明.湖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浙江书院现状调查及景观营造研究[D]. 张夏菲.浙江大学 2016
[2]江西书院建筑形态研究[D]. 刘兴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关中书院建筑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吕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4]明代安徽书院研究[D]. 张晓婧.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山西书院建筑的调查与实例分析[D]. 张莹莹.太原理工大学 2007
[6]巴蜀书院建筑特色研究[D]. 彭丽莉.重庆大学 2006
[7]明清徽商与江浙地区的文教事业[D]. 周惊涛.安徽师范大学 2005
[8]湖南南岳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文化表达研究[D]. 冒亚龙.昆明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31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31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