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8:37
  传统民居的研究已经进展到了多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的阶段。民居文化地理是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借助文化地理学方法研究民居,一方面针对传统民居进行准确定位,建立系统性、精准性民居信息系统;一方面引入文化、地理视角探讨民居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埔县区域内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构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系统。本文以大量文献阅读和地毯式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调研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重点传统民居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平台,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矢量化处理,生成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图册。最后在前期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引入大埔县地理、社会历史背景,对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地理、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最后形态的一些核心规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积累一些经验,推动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开展。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现阶段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明确研究内容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二、三章...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


传统民居与文化地理两学科关系

地理位置,来源,韩江,潮州


加上大埔境内的梅谭河,共同汇入韩江。韩江流经整个大埔县境内,向南经潮州市、汕头市注入大海。(图1-2)图 1- 2 大埔县地理位置图(来源:自绘)[8]肖文评.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J].客家文化研究,2004/12:8[9]饶宗颐.潮州志 第七册 民族志[M]. 汕头:潮州修志馆,1949:3027

轨迹图,路线,民居


理层面对其进行探讨。2.2.1 构建民居数据库的基础——文字和实地调研构建民居信息数据库需要建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调研分为两部分,一是实地调研,一是现有文字资料的查找。查阅的文献主要是古籍、地方志、历史舆图、族谱、以及现有关于大埔民居的书籍。实地调研操作则比较复杂,以下对具体如何进行实地调研进行阐述。2.2.1.1 调研范围及内容大埔县共 14 个镇,本次调研以大埔县县城所在地湖寮镇为基地,分为向南、北、东、西四条线路进行实地调研,向北有茶阳、西河、青溪三镇,向南为高陂、桃源、光德三镇,向东为百侯、大东、枫朗三镇,向西为三河、大麻、银江、洲瑞四镇,基本遍及大埔县的14个镇区。下图为调研过程中利用GPS模块记录的调研轨迹,行程共计986.7公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展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J]. 曾艳,陶金,贺大东,肖大威.  南方建筑. 2013(01)
[2]广东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地理观[J]. 罗迎新.  热带地理. 2009(05)
[3]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J]. 陆元鼎.  建筑学报. 2007(11)
[4]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 刘大平,李晓霁.  建筑学报. 2005(06)
[5]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 李蕾蕾.  人文地理. 2005(02)
[6]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J]. 黎虎.  文史哲. 2002(03)
[7]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 朱竑,司徒尚纪.  地理科学. 1999(04)
[8]广东梅县大埔县考古调查[J]. 黄玉质,杨式梃.  考古. 1965(04)

博士论文
[1]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 邹春生.福建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建筑比较研究[D]. 燕凌.赣南师范学院 2011
[2]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D]. 吴少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四川客家民居与广东客家民居比较研究[D]. 郭建川.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2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32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