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19:47
黄帝,带领中华民族从史前荒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与政治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是以黄帝陵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传承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圣地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祖陵祭祀圣地,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本论文研究对象是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探讨其空间格局的构成、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黄帝陵作为华夏民族的祖陵胜地,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及其山水形势意蕴天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优化其自然生态环境与陵区建设的协调关系,延续陵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从可持续发展和申报世界遗产的高度挖掘其深邃的空间与文化内涵的耦合关系及其典型特征,为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论文系统分析了黄帝陵的人文内涵及其影响,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空间格局和文化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结构,归纳总结陵区空间结构演进的规律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山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黄帝陵的历史演变、人文价值研究
1.3.2 黄帝陵地理地貌与景观生态研究
1.3.3 黄帝陵保护与规划研究
1.3.4 整体空间格局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2. 黄帝陵价值构成
2.1 黄帝
2.2 黄帝卓越贡献
2.3 黄帝陵祭祀发展
2.4 黄帝陵祭祀人文内涵及重要影响
2.5 黄帝陵价值构成要素
3.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
3.1 黄帝陵区的自然环境
3.1.1 地形
3.1.2 水体
3.1.3 植被
3.1.4 气候
3.2 黄帝陵区自然景观空间布局
3.2.1 黄帝陵区自然生态要素构成及其分类
3.2.2 自然景观要素现存的主要问题
3.2.3 如何使陵区建设与自然景观良好结合
3.3 黄帝陵区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3.3.1 黄帝陵人文景观资源分布
3.3.2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中存在的历史文化要素
3.3.3 历史文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3.4 黄帝陵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布局特点
3.5 黄帝陵风水格局及其深层文化特质
3.5.1 帝陵选址及古代陵墓制度
3.5.2 传统山水理论的空间模式及其脉络
3.5.3 黄帝陵区山水格局及其象征意义
4.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4.1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及景区构成
4.1.1 黄帝陵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4.1.2 黄帝陵景区构成
4.2 祭祀空间结构分析
4.2.1 祭祀轴线的演变
4.2.2 祭祀轴线中重要组成要素分析
4.2.3 祭祀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4.3 拜渴空间结构分析
4.3.1 渴陵轴线的演变
4.3.2 渴陵轴线中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4.3.3 渴陵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4.4 黄帝陵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4.4.1 陵区与县城的矛盾问题
4.4.2 陵区合理规划范围制定问题
4.4.3 陵区范围内的景源系统评价与保护问题
4.4.4 陵区自然生态保护问题
4.4.5 陵区规划管理问题
4.4.6 陵区旅游建设存在问题
5. 基于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的规划与保护研究
5.1 山水格局对于规划范围界定的要求
5.1.1 范围划定原则
5.1.2 风水格局对于范围华定的要求
5.1.3 具体划定范围
5.2 山水格局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5.2.1 风水的“天人合一”思想
5.2.2 风水学中生态思想的体现
5.2.3 黄帝陵山水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5.3 具体保护措施
5.3.1 生态环境保护
5.3.2 人文景观保护
5.4 黄帝陵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6. 结语
6.1 黄帝陵的独特价值
6.2 黄帝陵空间格局
6.3 黄帝陵风水格局
6.4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限定的范围
6.5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198335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黄帝陵的历史演变、人文价值研究
1.3.2 黄帝陵地理地貌与景观生态研究
1.3.3 黄帝陵保护与规划研究
1.3.4 整体空间格局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2. 黄帝陵价值构成
2.1 黄帝
2.2 黄帝卓越贡献
2.3 黄帝陵祭祀发展
2.4 黄帝陵祭祀人文内涵及重要影响
2.5 黄帝陵价值构成要素
3.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
3.1 黄帝陵区的自然环境
3.1.1 地形
3.1.2 水体
3.1.3 植被
3.1.4 气候
3.2 黄帝陵区自然景观空间布局
3.2.1 黄帝陵区自然生态要素构成及其分类
3.2.2 自然景观要素现存的主要问题
3.2.3 如何使陵区建设与自然景观良好结合
3.3 黄帝陵区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3.3.1 黄帝陵人文景观资源分布
3.3.2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中存在的历史文化要素
3.3.3 历史文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3.4 黄帝陵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布局特点
3.5 黄帝陵风水格局及其深层文化特质
3.5.1 帝陵选址及古代陵墓制度
3.5.2 传统山水理论的空间模式及其脉络
3.5.3 黄帝陵区山水格局及其象征意义
4.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4.1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及景区构成
4.1.1 黄帝陵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4.1.2 黄帝陵景区构成
4.2 祭祀空间结构分析
4.2.1 祭祀轴线的演变
4.2.2 祭祀轴线中重要组成要素分析
4.2.3 祭祀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4.3 拜渴空间结构分析
4.3.1 渴陵轴线的演变
4.3.2 渴陵轴线中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4.3.3 渴陵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4.4 黄帝陵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4.4.1 陵区与县城的矛盾问题
4.4.2 陵区合理规划范围制定问题
4.4.3 陵区范围内的景源系统评价与保护问题
4.4.4 陵区自然生态保护问题
4.4.5 陵区规划管理问题
4.4.6 陵区旅游建设存在问题
5. 基于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的规划与保护研究
5.1 山水格局对于规划范围界定的要求
5.1.1 范围划定原则
5.1.2 风水格局对于范围华定的要求
5.1.3 具体划定范围
5.2 山水格局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5.2.1 风水的“天人合一”思想
5.2.2 风水学中生态思想的体现
5.2.3 黄帝陵山水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5.3 具体保护措施
5.3.1 生态环境保护
5.3.2 人文景观保护
5.4 黄帝陵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6. 结语
6.1 黄帝陵的独特价值
6.2 黄帝陵空间格局
6.3 黄帝陵风水格局
6.4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限定的范围
6.5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19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9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