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以运河沧州段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6 19:29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提升运河景观环境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极大重视,运河改造工程在运河沿岸各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景观地域文化主旨不明确、景观设计风格雷同、忽视运河景观生态功能等问题。地域文化的视角为探索滨河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首先,笔者系统研究了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中外历史发展情况、主要专家学者的现阶段研究成果;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地域文化的外延中探讨了景观文化、场所精神、批判地域主义和符号学原理的内容和现状,取长补短丰富地域文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期应用到运河沧州段景观规划设计的实例之中。其次,对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重点节点拍照。并对沧州段现状的满意度、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地域文化对于景观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对比数据指导后续工作的进行。最后,通过结合前人的理论成果和沧州段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找出沧州段地域文化数量不足、质量急需提高的现状问题,并通过地域文化的移情作用、科技革新带来成果以及诗性美学几个方面来提升滨河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尊重历史人文性、保育生态多样性、增加游览者体验性三个...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严峻的环境危机
1.1.2 景观地域文化的丧失
1.1.3 城市对于水域空间的迫切需求
1.1.4 景观利用率较低
1.1.5 大运河历史、生态急需保护开发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查阅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理论归纳法
1.4.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创新点
1.7 框架图
第二章 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2.1 滨水区的相关概念
2.1.1 城市滨水区的内涵
2.1.2 城市滨水区的功能
2.1.3 城市滨水区的类型
2.2 城市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2.2.1 城市滨河景观的概况
2.2.2 城市滨河景观的构成
2.2.3 城市滨河景观的特征
2.3 国内外滨河景观研究发展概况
2.3.1 国内滨河景观发展历程及理论支撑
2.3.2 国外滨河景观发展历程及理论支撑
2.4 滨河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4.1 景观建设趋同缺乏地域特色
2.4.2 环境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2.4.3 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往往缺乏空间连续性
2.5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案例分析
2.6 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3.1 地域文化的内涵
3.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3.1.2 地域文化的因素
3.1.3 地域文化的特征
3.2 地域文化的外延
3.2.1 文化景观
3.2.2 场所精神
3.2.3 批判的地域主义
3.2.4 符号学原理
3.3 地域文化的景观模式
3.4 地域文化的指导作用
3.4.1 地域文化的移情作用
3.4.2 科技革新带来的好处
3.4.3 诗性美学对于景观的积极影响
3.5 大运河的地域文化概述
3.5.1 大运河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5.2 大运河地域文化的表现
3.6 申遗对于推动对于地域文化的积极意义
3.7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遗产保护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河沧州段滨河景观现状调研与分析
4.1 沧州市的基本概况
4.1.1 沧州市的历史概况
4.1.2 沧州市的地理概况
4.1.3 沧州市的文化概况
4.2 运河沧州段调研与分析
4.2.1 运河沧州段景观整体规划情况
4.2.2 运河沧州段景观重要节点地域文化的塑造
4.2.3 沧州地域文化特色性体现
4.3 问卷调查
4.3.1 使用者情况调查
4.3.2 滨河景观满意度调查
4.3.3 地域文化的体现情况调查
4.4 运河沧州段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
4.4.1 景观优势
4.4.2 存在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文化指导下的沧州运河景观提升策略探究
5.1 大运河沧州段规划设计原则
5.1.1 文化传承原则
5.1.2 自然生态原则
5.1.3 体验性原则
5.2 依托地域文化总体布局定位
5.2.1 合理布局安排空间结构
5.2.2 系统规划区分滨河景观带
5.2.3 风格统一的标识系统
5.3 立足已建成景观取长补短
5.3.1 调整驳岸形式
5.3.2 增加特色景观小品
5.3.3 合理规划造景植物
5.3.4 丰富沿岸的夜景照明
5.3.5 促进新老建筑的融合
5.4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有效表达
5.4.1 地域文化元素的收集提炼和运用
5.4.2 空间实质的总结
5.4.3 地域诗性美学的表达
5.5 滨河景观设计提升的目标
5.5.1 体现地域文化内涵
5.5.2 恢复河流生态性
5.5.3 满足人的需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域特色的河道景观模式研究[J]. 马钊,杨香云,李珂,刘可新,鹿新高.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6)
[2]生态与文化相融的新城城市设计探析——以阿城区东部山水新城概念城市设计为例[J]. 刘生军. 规划师. 2015(03)
[3]基于景观孤岛化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江苏苏州市甪直镇为例[J]. 王云才,韩丽莹. 地理研究. 2014(01)
[4]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 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5]景观视觉规划设计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J]. 戴睿,刘滨谊. 中国园林. 2013(05)
[6]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J]. 邓程. 设计艺术研究. 2013(01)
[7]台州市永宁河—下分水沿岸空间规划研究[J]. 徐颖,王欣,王勇军,王晶晶,王先君. 规划师. 2012(06)
[8]尊重地域特色,表达地域文化[J]. 许大为,刘中华. 北方园艺. 2011(23)
[9]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 王霞. 前沿. 2011(24)
[10]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评价及其整体保护格局——以江苏昆山千灯—张浦片区为例[J]. 王云才,Patrick MILLER,Brian KATEN. 地理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 杨鑫.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北京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景观视角下城市慢行廊道构建[D]. 韩夏.南京林业大学 2013
[2]特色化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肖宁玲.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美学意义[D]. 靳秒.首都师范大学 2011
[4]慢行系统下的城市环境设计[D]. 许凯涛.天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6934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严峻的环境危机
1.1.2 景观地域文化的丧失
1.1.3 城市对于水域空间的迫切需求
1.1.4 景观利用率较低
1.1.5 大运河历史、生态急需保护开发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查阅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理论归纳法
1.4.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创新点
1.7 框架图
第二章 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2.1 滨水区的相关概念
2.1.1 城市滨水区的内涵
2.1.2 城市滨水区的功能
2.1.3 城市滨水区的类型
2.2 城市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2.2.1 城市滨河景观的概况
2.2.2 城市滨河景观的构成
2.2.3 城市滨河景观的特征
2.3 国内外滨河景观研究发展概况
2.3.1 国内滨河景观发展历程及理论支撑
2.3.2 国外滨河景观发展历程及理论支撑
2.4 滨河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4.1 景观建设趋同缺乏地域特色
2.4.2 环境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2.4.3 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往往缺乏空间连续性
2.5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案例分析
2.6 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3.1 地域文化的内涵
3.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3.1.2 地域文化的因素
3.1.3 地域文化的特征
3.2 地域文化的外延
3.2.1 文化景观
3.2.2 场所精神
3.2.3 批判的地域主义
3.2.4 符号学原理
3.3 地域文化的景观模式
3.4 地域文化的指导作用
3.4.1 地域文化的移情作用
3.4.2 科技革新带来的好处
3.4.3 诗性美学对于景观的积极影响
3.5 大运河的地域文化概述
3.5.1 大运河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5.2 大运河地域文化的表现
3.6 申遗对于推动对于地域文化的积极意义
3.7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遗产保护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河沧州段滨河景观现状调研与分析
4.1 沧州市的基本概况
4.1.1 沧州市的历史概况
4.1.2 沧州市的地理概况
4.1.3 沧州市的文化概况
4.2 运河沧州段调研与分析
4.2.1 运河沧州段景观整体规划情况
4.2.2 运河沧州段景观重要节点地域文化的塑造
4.2.3 沧州地域文化特色性体现
4.3 问卷调查
4.3.1 使用者情况调查
4.3.2 滨河景观满意度调查
4.3.3 地域文化的体现情况调查
4.4 运河沧州段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
4.4.1 景观优势
4.4.2 存在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文化指导下的沧州运河景观提升策略探究
5.1 大运河沧州段规划设计原则
5.1.1 文化传承原则
5.1.2 自然生态原则
5.1.3 体验性原则
5.2 依托地域文化总体布局定位
5.2.1 合理布局安排空间结构
5.2.2 系统规划区分滨河景观带
5.2.3 风格统一的标识系统
5.3 立足已建成景观取长补短
5.3.1 调整驳岸形式
5.3.2 增加特色景观小品
5.3.3 合理规划造景植物
5.3.4 丰富沿岸的夜景照明
5.3.5 促进新老建筑的融合
5.4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有效表达
5.4.1 地域文化元素的收集提炼和运用
5.4.2 空间实质的总结
5.4.3 地域诗性美学的表达
5.5 滨河景观设计提升的目标
5.5.1 体现地域文化内涵
5.5.2 恢复河流生态性
5.5.3 满足人的需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域特色的河道景观模式研究[J]. 马钊,杨香云,李珂,刘可新,鹿新高.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6)
[2]生态与文化相融的新城城市设计探析——以阿城区东部山水新城概念城市设计为例[J]. 刘生军. 规划师. 2015(03)
[3]基于景观孤岛化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江苏苏州市甪直镇为例[J]. 王云才,韩丽莹. 地理研究. 2014(01)
[4]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 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5]景观视觉规划设计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J]. 戴睿,刘滨谊. 中国园林. 2013(05)
[6]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J]. 邓程. 设计艺术研究. 2013(01)
[7]台州市永宁河—下分水沿岸空间规划研究[J]. 徐颖,王欣,王勇军,王晶晶,王先君. 规划师. 2012(06)
[8]尊重地域特色,表达地域文化[J]. 许大为,刘中华. 北方园艺. 2011(23)
[9]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 王霞. 前沿. 2011(24)
[10]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评价及其整体保护格局——以江苏昆山千灯—张浦片区为例[J]. 王云才,Patrick MILLER,Brian KATEN. 地理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 杨鑫.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北京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景观视角下城市慢行廊道构建[D]. 韩夏.南京林业大学 2013
[2]特色化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肖宁玲.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美学意义[D]. 靳秒.首都师范大学 2011
[4]慢行系统下的城市环境设计[D]. 许凯涛.天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6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0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