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浙南闽东地区传统民居厅堂平面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3:28
  闽北、闽东、浙南等地理位置相近的地区,乡土建筑的平面格局形式相近。本文以此为线索,将浙江、福建两省历史上地理、文化的交叠区域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包括浙江省的温州地区及与其接壤的福建省的宁德、福州地区。通过把握该地域传统民居厅堂平面格局的特征,进一步对其历史来源进行探讨,以期拓展地域民居研究的视野,获得一些新的认识。首先,本文对浙南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成背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着重讨论了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宗教信仰及风俗民情等方面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由于两地历代移民往来频繁,民俗文化与乡土建筑也具有许多类似性,因此本文将以浙南闽东地区作为一个地域整体进行研究,探求该地域传统民居的厅堂格局特征。其次,对浙南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的厅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单体平面格局、厅堂平面类型、家具陈设特点等方面,并进一步从厅堂的开放性、剖面的空间特征探讨两地厅堂格局上的差异。再次,本文分析了浙南闽东地区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前后型”厅堂的特点及地域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尺度因素并不是前后型厅堂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该地域乡土建筑的营建技术具有古制特点,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试探索“前后型”厅堂与唐宋时期居...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既往研究综述
        1.3.1 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历程
        1.3.2 浙南闽东民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浙南闽东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背景
    2.1 浙南人居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历史与风俗民情
    2.2 闽东人居环境
        2.2.1 自然地理环境
        2.2.2 人文历史与风俗民情
    2.3 浙南、闽东两地地域文化的近似性
        2.3.1 移民交往史
        2.3.2 文化现象的相似性
        2.3.3 乡土建筑的相似性
第3章 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厅堂平面特征分析
    3.1 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单体平面格局
        3.1.1 单进式平面格局
        3.1.2 多进天井式平面格局
    3.2 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厅堂平面类型分析
    3.3 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厅堂家具陈设简述
    3.4 浙南、闽东两地传统民居厅堂格局的差异性
        3.4.1 厅堂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3.4.2 交通动线
        3.4.3 厅堂剖面的空间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前后型”厅堂的古制特征
    4.1 前后型厅堂的定义
    4.2 前后型厅堂的地域分布情况
    4.3 前后型厅堂形成的空间尺度因素分析
    4.4 从民居营建技术看浙南闽东传统民居的古制传承
        4.4.1 大木作构造所见古制
        4.4.2 小木作装修的古制特征
    4.5 前后型厅堂与古代居住建筑平面形制
        4.5.1 关于古制“前堂后室”
        4.5.2 唐宋时期居住建筑厅堂平面格局
        4.5.3 前后型厅堂与古代居住建筑平面格局的初步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民史视角下的浙南闽东传统民居厅堂古制特征溯源
    5.1 浙南闽东地域移民史简述——北方移民的迁入
    5.2 浙南闽东地域文化与唐宋文化的关联性
        5.2.1 民俗文化与地方语言的传承
        5.2.2 宋代家庙制度的传承
    5.3 浙南闽东地域传统民居厅堂格局的历史溯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
附录: 文中所涉及的浙南闽东地区(温州、宁德、福州)传统民居案例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房:性别空间与私的概念——居住:从中国传统城市住宅到相关问题系列研究之三[J]. 诸葛净.  建筑师. 2016(05)
[2]东南沿海地区传统民居斗栱挑檐做法谱系研究[J]. 周易知.  建筑学报. 2016(S1)
[3]厅:身份、空间、城市——居住:从中国传统住宅到相关问题系列研究之一[J]. 诸葛净.  建筑师. 2016(03)
[4]营造意为贵,匠艺能者师——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J]. 李浈.  建筑学报. 2016(02)
[5]浙闽文化交叠区传统营造尺考察与探源[J]. 丁艳丽.  建筑学报. 2015(S1)
[6]风土观与建筑本土化 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要[J]. 常青.  时代建筑. 2013(03)
[7]屿北古建筑木作技术特点分析[J]. 邰惠鑫,宋绍杭,徐鑫.  华中建筑. 2009(12)
[8]浙江省传统建筑木构架研究[J]. 张玉瑜.  建筑学报. 2009(03)
[9]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 陆元鼎.  建筑师. 2005(03)
[10]温州民居木作初探[J]. 刘磊,张亚祥.  古建园林技术. 1999(04)

博士论文
[1]儒学影响下的浙江西部乡土建筑[D]. 张力智.清华大学 2014
[2]闽东传统民居大木作研究[D]. 黄晓云.中央美术学院 2013
[3]宋代室内意匠研究[D]. 赵慧.中央美术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宁德传统聚落研究[D]. 孙雪艳.华侨大学 2015
[2]福安楼下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 申颖炜.华侨大学 2015
[3]福州“三坊七巷”明清传统民居地域特点及其历史渊源研究[D]. 林旭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4]霍童古镇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 聂彤.华侨大学 2008
[5]浙闽传统灰砖合院式民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祝云.华侨大学 2006
[6]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小木作匠艺研究[D]. 石红超.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6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46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