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美两国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的贸易往来,但作为两国商贸往来的商人,基本不懂也不想学习对方的语言及文化,而传教士则不同,他们以积极姿态来与中国文化接触。因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发现这个“异教”国家与他们的文化相差甚远,不学习中国语言及文化难以进行传教。因此,来华传教士想要实现其传教的目标,必须了解并学习中国文化。传教士了解中国后,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华传教,另一方面传教士可以向美国国内介绍中国,促使国内民众向来华传教士提供支持。 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为中美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来华早期传教士,在中国先后居住生活长达近40年,在中国期间做过印刷工、传教士、外交官,熟悉了中国文化。卫三畏回国后,被聘为耶鲁大学第一位汉学教授。卫三畏曾编辑《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出版过多本汉语学习著作,特别是其汉学名著《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影响深远,而其中不乏对中国地理的论述。 本文通过梳理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可以看到19世纪以传教士为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部分较于当时中国人的认识要科学,理清早期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既便于我们认识中国早期的地理概况,也便于我们对19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通过对卫三畏等早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地理认识的研究,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部分认识仍保留着那个时候的印迹,尤其是还影响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今天,西方学者在学术上仍然占有话语权,部分错误的认识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在当今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我们应掌握话语权,主导我们给世界的印象。
【关键词】:传教士 卫三畏 中国历史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28.6;K2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14
- 一、卫三畏对中国地理认识的背景14-22
- (一)19 世纪以前西方对中国地理的认识14-16
- (二)美国人对中国的早期认识16-17
- (三)卫三畏生平17-22
- 1.卫三畏来华前的生活(家庭、求学和早期对中国认识)17-19
- 2.来华后的学习与工作19-22
- 二、《中国丛报》与《中国总论》——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推介22-32
- (一)《中国丛报》的始末22-28
- 1.《中国丛报》的创办与内容22-24
- 2.《中国丛报》的影响24-26
- 3.卫三畏与《中国丛报》26-28
- (二)《中国总论》28-32
- 1.《中国总论》的初版28-30
- 2.《中国总论》的再版30-32
- 三、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32-52
- (一)卫三畏对中国自然地理的认识32-37
- 1.地貌32-35
- 2.水文35-36
- 3.东部各省气候36-37
- (二)卫三畏对中国人文地理的认识37-48
- 1.中国行政区主要简介37-42
- 2.中国人口42-44
- 3.中国建筑44-46
- 4.中国饮食46-48
- (三)对卫三畏认识的评价48-52
- 1.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信息来源48-49
- 2.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动机49-50
- 3.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影响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东波;;美国汉学的开山之作 读卫三畏《中国总论》中译本[J];博览群书;2006年04期
2 程伟礼;;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陆亨;;《中国丛报》的停刊原因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7年06期
4 黄亦君;李晓兰;;卫三畏的汉学观[J];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1期
5 艾萍;;卫三畏与美国早期中国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杜兰兰;;一个美国驻华公使的“中国观”——论卫三畏眼中的晚清专制政体[J];黑龙江史志;2010年14期
7 李同法;;卫三畏与《中国总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李烽;黄比新;阎静萍;蔡理才;;《中国丛报》中文提要(之一)[J];岭南文史;1985年01期
9 谭树林;;《中国丛报》考释[J];历史档案;2008年03期
10 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才俊;美国传教士与19世纪的中美外交关系(1830-1899)[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华;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美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戴丽华;《中国丛报》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D];南昌大学;2007年
4 何婷婷;《拾级大成》与卫三畏的汉语教学[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安;论卫三畏的中国观[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韩丽红;美国传教士在晚清中美关系中的角色研究(1830-1860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