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08:05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北段,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新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地质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山和高原为主。境内地势高亢、群山绵亘,高山耸峙,河谷深切,山川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强烈而活跃的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与动、植物等自然生态景观,产生了大量可供旅游开发利用的温泉资源,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厚重性、神秘性和多元性的绚丽多彩的康巴文化。本文在简略地介绍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区位特征、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后,对甘孜州的温泉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温泉的空间分布、类型划分及形成与产出规律。在归纳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甘孜州温泉主要富集于德格-巴塘-乡城地热带、甘孜-理塘地热带、炉霍-康定地热带,地下热水明显地受金沙江断裂、德格-乡城断裂、鲜水河断裂控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温泉形成的地质背景、温度、水化学类型、旅游开发功能等对甘孜州温泉进行详细分类;同时对甘孜州温泉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康定榆林宫热矿泉,对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矿泉成因和水质类型划分进行了实例分析。本...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甘孜州交通区位及旅游区划示意图
图 1-2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图(据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993)Fig.1-2 Sichuan geotherm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map(from geological project reconnaissance courtyard in Sichuan province,1993)
图 2-2 甘孜州地貌(据 Google Earth)Fig. 2-2 Landform of Ganzi prefecture(from Google Earth)2.1.2.2 地貌类型多样复杂,以高山与高原为主本州地貌类型多样复杂,包括山地、高原、平坝、台地、山原等五大类型。其中,山地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之分,高原也有高平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20m)、丘状高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 20~200m)和高山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200m)之别。但以高山与高原为主的特点明显,分别占甘孜州幅员面积15.3X104km2的 54.67%(其中极高山占 1.51%)和 20.4%。2.1.2.3 高大名山很多,现代冰川发育甘孜州高耸直插云霄的山脉众多,除沿北缘横亘的巴颜喀拉山脉外,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大雪山脉,贡卡拉山脉和沙鲁里山脉。大雪山北起道孚,南至九龙,长约 300km,呈南北走向,岭脊海拔多在 5000m以上,海拔>5000m 的山峰达 45 个之多,其道孚段称党岭山,南伸至康定有折多山、康定以南有贡嘎山,主峰海拔 7556m,海拔 5000m 以上地区终年积雪,现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省甘孜州温泉资源分布、成因及旅游开发探讨[J]. 傅广海,殷继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2]日本温泉的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J]. 朱专法.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川西地区温泉特征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 李晓琴.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4]温泉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谈[J]. 洪惠群.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
[5]国内外温泉旅游比较研究[J]. 樊小兰,刘住. 太原大学学报. 2008(01)
[6]温泉应用的给排水技术探讨[J]. 王学良,冯旭东,屠祥虹,李宏奎. 给水排水. 2008(03)
[7]大九寨风景区旅游适宜度分析与预报[J]. 周永明,王锡良,卿光勇. 四川气象. 2007(02)
[8]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项目策划——以贡嘎山海螺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 李晓琴,何杰. 商业研究. 2007(04)
[9]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温泉旅游地创新开发探讨[J]. 李晓琴. 商场现代化. 2007(03)
[10]地下热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J]. 邹叶锋,陈锁忠. 工程勘察. 2006(10)
硕士论文
[1]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初步研究[D]. 向云波.云南师范大学 2006
[2]我国中西部温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高鹏.上海师范大学 2006
[3]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研究[D]. 朱东国.湘潭大学 2006
[4]温泉地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D]. 孙丽萍.东北财经大学 2005
[5]四川稻城温泉同位素、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茜.成都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74535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甘孜州交通区位及旅游区划示意图
图 1-2 四川省地热资源分布图(据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993)Fig.1-2 Sichuan geotherm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map(from geological project reconnaissance courtyard in Sichuan province,1993)
图 2-2 甘孜州地貌(据 Google Earth)Fig. 2-2 Landform of Ganzi prefecture(from Google Earth)2.1.2.2 地貌类型多样复杂,以高山与高原为主本州地貌类型多样复杂,包括山地、高原、平坝、台地、山原等五大类型。其中,山地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之分,高原也有高平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20m)、丘状高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 20~200m)和高山原(地面起伏相对高度>200m)之别。但以高山与高原为主的特点明显,分别占甘孜州幅员面积15.3X104km2的 54.67%(其中极高山占 1.51%)和 20.4%。2.1.2.3 高大名山很多,现代冰川发育甘孜州高耸直插云霄的山脉众多,除沿北缘横亘的巴颜喀拉山脉外,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大雪山脉,贡卡拉山脉和沙鲁里山脉。大雪山北起道孚,南至九龙,长约 300km,呈南北走向,岭脊海拔多在 5000m以上,海拔>5000m 的山峰达 45 个之多,其道孚段称党岭山,南伸至康定有折多山、康定以南有贡嘎山,主峰海拔 7556m,海拔 5000m 以上地区终年积雪,现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省甘孜州温泉资源分布、成因及旅游开发探讨[J]. 傅广海,殷继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2]日本温泉的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J]. 朱专法.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川西地区温泉特征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 李晓琴.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4]温泉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谈[J]. 洪惠群.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
[5]国内外温泉旅游比较研究[J]. 樊小兰,刘住. 太原大学学报. 2008(01)
[6]温泉应用的给排水技术探讨[J]. 王学良,冯旭东,屠祥虹,李宏奎. 给水排水. 2008(03)
[7]大九寨风景区旅游适宜度分析与预报[J]. 周永明,王锡良,卿光勇. 四川气象. 2007(02)
[8]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项目策划——以贡嘎山海螺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 李晓琴,何杰. 商业研究. 2007(04)
[9]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温泉旅游地创新开发探讨[J]. 李晓琴. 商场现代化. 2007(03)
[10]地下热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J]. 邹叶锋,陈锁忠. 工程勘察. 2006(10)
硕士论文
[1]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初步研究[D]. 向云波.云南师范大学 2006
[2]我国中西部温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高鹏.上海师范大学 2006
[3]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研究[D]. 朱东国.湘潭大学 2006
[4]温泉地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D]. 孙丽萍.东北财经大学 2005
[5]四川稻城温泉同位素、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茜.成都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74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7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