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01 16:08
  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


图1收容队掩护阵地略图(?

地图,地名,地点,间岛


日本借助韩国与中国的界务历史挑起的所谓"间岛问题",其空间范围主要??覆盖了中国境内的延吉地区。日本政府和民间都已经浸透了侵略性的'‘大陆政策"??军国主义思想,"间岛"自然被纳入"大陆政策"的侵略轨道。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政府和民间力量相互配合改造"间岛"名称,派遣大量人员调查情报和测绘??地图,运用近代知识和技术伪造"间岛"的历史和地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扩大"间??岛"的地理空间范围和主权未定论,为日本侵略中国延吉地区张目。正如吉林边??务公署文案匡熙民指出日本:"草野唱之,朝廷认么,上下一也,虚构成一间岛??问题,W诬我祖宗发祥之地位韩地也。"@1906年1月,日本政府与陆军参谋本??部邀请内藤虎次郎(内藤湖南)调研"间岛问题",写成《间岛问题调查书》。3??月29日,日本驻韩参谋本部对延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后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关??于间岛的调查概要》。5月,日本驻韩司令长谷川好道派遣中井喜太郎组织日本??驻韩国会宁守各队大佐和大尉等秘密调查、测绘延吉地区,向韩国统监伊藤博文??

地图,间岛,地图,图们江


?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一?(U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也???国国界拓入中国领王,如"阪本嘉治马《纪念大地图》、龟井忠一《最新满韩地??图》、统监府《通信界图》(此仅据已知者而言)",S将"间岛"从文字变成地图,??伪造了?"间岛"的地图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权力祭台:帝制中国的告密政治与文化传统[J]. 曹龙虎.  天府新论. 2014(01)
[2]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J].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1(03)
[3]梁启超的公民民族主义及其困境[J]. 高力克.  政治思想史. 2011(03)
[4]清末吴禄贞致樊增祥信函[J]. 曾伟希.  文献. 2011(03)
[5]鹿传霖致樊增祥信函二通[J]. 曾伟希.  文物春秋. 2010(04)
[6]日本档案中的张之洞与革命党——以吴禄贞事件为中心[J]. 孔祥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7]康有为的边政思想[J]. 林士俊.  前沿. 2010(07)
[8]晚清肃亲王善耆考察蒙古史料[J].   历史档案. 2009(04)
[9]论梁启超后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J]. 王文光,段红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01)
[10]康有为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马洪林.  东方论坛. 2008(05)

博士论文
[1]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 敖福军.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 闫伟杰.厦门大学 2009
[3]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D]. 蔡建.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从吴禄贞《经营蒙古条议》看清末东蒙古地区的新政改革[D]. 宋思妮.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内蒙古东四盟与肃亲王的调查[D]. 焦红娟.内蒙古大学 2010
[3]康有为国防建设思想述论[D]. 陈晓晶.新疆大学 2010
[4]晚清陆军部研究[D]. 张亚斌.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7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