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23:41
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388412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38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8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