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闽江口区域市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21:06
本文以当今北起连江、南至福清,包括福州府城及闽县、候官、长乐等7个县市在内的大闽江口区域市镇为研究对象,对明至清道光年间(1638-1840)该区域的市镇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影响历史时期市镇兴起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自然灾害)和历史人文地理(人口、社会经济、交通)基础的阐述,得出明清东南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是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发展的重要条件。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在宋元之前得到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到明清进入了繁荣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市镇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为主的交通要冲地带;二、以“市”和“镇”为主,经济性市镇增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官府力量很难达到的离府城或州县城外较远的市镇,乡绅力量在地方市镇管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即它通过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制定乡约和举办慈善事业等,加强对地方市镇的管理和影响。研究明清时期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对于我们了解现今该区域市镇的发展历史脉络和规律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也对我们当今小城镇开发和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概念定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兴起的历史地理基础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节 历史人文地理基础
第二章 大闽江区域市镇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市镇起源与产生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市镇初步发展
第三章 明清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分布和网络结构
第一节 明代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分布与发展
第二节 清代市镇的继续发展
第四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功能与市镇管理
第一节 典型市镇功能分析
第二节 市镇管理
第五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的慈善事业
第一节 官方主持的社会慈善事业——养济院
第二节 地方和官方合办的慈善机构—以普济堂、育婴堂为例
第三节 士绅或地方有力者主持的慈善活动—以建义冢为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清福州城市发展及其重商习俗[J]. 徐晓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08(01)
[2]论汉唐宋元福州城市的发展[J]. 徐晓望. 闽都文化研究. 2006(02)
[3]论福州仓山近代建筑的历史价值与保护[J]. 戴显群,李静蓉. 福建地理. 2006(02)
[4]宋至明清福建纸的生产、销售及其用途的演迁[J]. 丁春梅. 莆田学院学报. 2006(01)
[5]近代福州城市人口考论[J]. 林星. 闽江学院学报. 2005(06)
[6]古代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初探[J]. 陈乃华. 南方建筑. 2005(04)
[7]明代大闽江口区域海洋发展探析[J]. 崔来廷.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5(01)
[8]浅谈福州海洋文化的形成及特点[J]. 刘锡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9]明清时期闽江上下游地区经济功能的划分[J]. 张静.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10]论晚明福建商业性农业的发展[J]. 徐晓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福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 张恒宇.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福州人口与聚落研究[D]. 鲍杰.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近现代福州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刘晓芳.西南交通大学 2006
[4]明代福建自然灾害研究[D]. 简思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024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概念定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兴起的历史地理基础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节 历史人文地理基础
第二章 大闽江区域市镇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市镇起源与产生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市镇初步发展
第三章 明清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分布和网络结构
第一节 明代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分布与发展
第二节 清代市镇的继续发展
第四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功能与市镇管理
第一节 典型市镇功能分析
第二节 市镇管理
第五章 大闽江口区域市镇的慈善事业
第一节 官方主持的社会慈善事业——养济院
第二节 地方和官方合办的慈善机构—以普济堂、育婴堂为例
第三节 士绅或地方有力者主持的慈善活动—以建义冢为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明清福州城市发展及其重商习俗[J]. 徐晓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08(01)
[2]论汉唐宋元福州城市的发展[J]. 徐晓望. 闽都文化研究. 2006(02)
[3]论福州仓山近代建筑的历史价值与保护[J]. 戴显群,李静蓉. 福建地理. 2006(02)
[4]宋至明清福建纸的生产、销售及其用途的演迁[J]. 丁春梅. 莆田学院学报. 2006(01)
[5]近代福州城市人口考论[J]. 林星. 闽江学院学报. 2005(06)
[6]古代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初探[J]. 陈乃华. 南方建筑. 2005(04)
[7]明代大闽江口区域海洋发展探析[J]. 崔来廷.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5(01)
[8]浅谈福州海洋文化的形成及特点[J]. 刘锡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9]明清时期闽江上下游地区经济功能的划分[J]. 张静.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10]论晚明福建商业性农业的发展[J]. 徐晓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福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 张恒宇.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福州人口与聚落研究[D]. 鲍杰.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近现代福州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刘晓芳.西南交通大学 2006
[4]明代福建自然灾害研究[D]. 简思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0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9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