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0:5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高速发展中从某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面貌,但同时也从不同程度破坏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当我们自认为聪明地去追求所谓的现代生活时,却不知不觉放弃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换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趋同化,更严重的是人居环境的平衡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未来的人居环境应如何构建?发达国家的人居环境构建模式显然已不是人类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通坦之途。在这种形势之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却显得比西方文明更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论文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去寻找消解困顿的钥匙,论文立足国情,试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藉此推动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而我国传统道教中倡导的“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基本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符合国情的生态意识平台。因此有必要从道教生态思想的角度对道教建筑、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利用生态学、人居环境学对传统道教文化进行当代解读,从而找到适合于国情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的切入点。论文共七章内容:第1章,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目的、对象、...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生态危机带来的巨大灾难

论文研究,道教,人居环境,思想


图 1.2 论文研究的三个维度分解图片来源:自绘与“人居环境构建”的关系(图1.2),希望通过此研究实现对两者关系的全面把握。2)凝炼了道教建筑与传统民居中蕴含的道教生态思想。研究通过剖析道教思想、道教建筑、传统民居(道教生态思想,以及在传统道教与民居建筑中展现出的道教生态思想),系统阐述了道教生态思想在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优越性与适宜性。3)提炼道教生态思想对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启示。研究通过剖析道教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建筑理论思想,用以解释“人”与“人居环境”之间因果性的、规律性的关系,并以此指导生态人居环境的构建。1.3 研究对象1)道教思想、道教建筑、传统民居的研究范围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关系”,即“道教生态思想”与“人居环境构建”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深入揭示两者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探讨(图1.3)

论文研究,关联关系,多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关系”,即“道教生态思想”与“人居环境构建”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深入揭示两者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探讨(图1.3),具体研究是以道教生态思想的维度展开为主导线索,分析了道教起源与演进、在我国的地位、生态的理论要素、生态的伦理建构四个方面,在道教建筑的维度、传统民居的维度这些传统人居环境构建上研究两者的关系,并且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分析两者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道教生态思想范围的选取及界定如下。①顺应自然的发展观,主要选取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营建,受老子、庄子“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自然无为”观念的影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为研究对象,揭示人居环境的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子“尊道贵德”与“和谐共生”之道[J]. 梁发.  中国道教. 2011(06)
[2]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研究[J]. 马小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3]解析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J]. 仁曾尖措.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3)
[4]“新”和“旧”的诠释——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 张琪,钟晖.  华中建筑. 2011(03)
[5]道家堪舆法对我国建筑的影响[J]. 熊涛.  建设科技. 2010(17)
[6]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 郑鑫,邸芃.  新西部. 2010(07)
[7]试论中国佛教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J]. 刘艳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8]聚落的起源与演变[J]. 李红.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9]人与自然的融通——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态意象[J]. 康琼.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2)
[10]管窥天人合一思想对关中传统民居的影响[J]. 祁萌,李琰君,王文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南昌大学 2010
[2]族群迁徙与道教建筑民俗源流[D]. 冯林.武汉大学 2010
[3]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D]. 冯建章.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4]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 李建斌.天津大学 2008
[5]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 张敏.中共中央党校 2008
[6]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 谭良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 李贺楠.天津大学 2006
[8]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 毛丽娅.四川大学 2006
[9]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 王绚.天津大学 2004
[10]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 赵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与更新研究[D]. 贺菲菲.湖南大学 2007
[2]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D]. 马国超.山东理工大学 2007
[3]建筑的材料表现力[D]. 李宇.同济大学 2007
[4]新乡土建筑的文化学阐释[D]. 孙伟.郑州大学 2006
[5]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研究[D]. 罗强.重庆大学 2006
[6]从乡土建筑到现代农村建筑的有机更新[D]. 张金朝.昆明理工大学 2005
[7]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D]. 赵星.天津大学 2005
[8]楼观台道教建筑研究[D]. 张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道教建筑形态初探——以山西省道教建筑为例[D]. 李晓强.太原理工大学 2004
[10]宝鸡金台观建筑研究[D]. 田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9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