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眷村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5 16:28
在西方地理学界“人文化”和“社会化”推动下兴起的地方理论越来越受到人文地理学研究邻域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地方认同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地方认同成为研究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方面。地方认同是自我的一部分,是通过人们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的想法、信念、偏好、情感、价值观、目标、行为趋势以及技能的复杂交互作用,确定的与物理环境有关的个人认同。本研究选取了台湾眷村这一特殊时空背景下形成的聚落形态,探究眷村中居民的地方认同状况,主要探讨了眷村居民的在地化认同特征,同时也涉及到眷村居民对中国大陆的认同与情感特征。本研究对眷村居民的地方认同主要是对台湾的认同,同时涉及了对中国大陆的认同。本文对眷村居民的台湾认同研究是从“地方”组成要素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台湾眷村居民的环境认同、社会生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对台湾的情感依恋几个方面的特征。同时也简单探讨了眷村居民对中国大陆的认同与情感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研究结论:(1)台湾眷村居民的地方认同存在台湾认同逐渐强化,中国大陆认同弱化趋势。在实质环境认同层面,台湾眷村居民对实质环境认同度较高,适...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3.2 实地调查法
第一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1 概念解析
1.1 地方
1.2 认同
1.3 地方认同
1.4 地方感
1.5 地方依恋
1.6 地方依赖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2.2 认同理论
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2.4 行为地理学理论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进展
1 理论研究
1.1 地方认同模型建构
1.2 地方认同维度研究
1.3 地方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2 应用研究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1.1 问卷设计
1.2 问卷设计的思路和成稿过程
1.3 数据获取
2 被调查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眷村
3.2 眷村演变
3.3 案例地概况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眷村居民地方认同特征分析
1 实质环境认同
1.1 自然环境
1.2 居住环境
2 社会生活认同
2.1 社会环境认同
2.2 族群认同
3 文化生活认同
3.1 历史
3.2 语言
3.3 习俗
3.4 宗教信仰
4 情感归属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眷村居民地方认同演变原因分析
1 历史因素
2 政治因素
3 教育因素
4 社会网络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和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J]. 周庆生. 语言战略研究. 2016(01)
[2]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J]. 杨立国,刘沛林,林琳. 地理科学. 2015(05)
[3]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 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王维奇,闵庆文,张永勋,郑江闽. 生态学报. 2015(20)
[4]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 陈波.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0)
[5]新创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以广府庙会为例[J]. 刘博,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4)
[6]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J]. 赵向光,李志刚. 城市规划. 2013(12)
[7]大陆赴台自由行游客地方认同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J]. 赵宏杰,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13(12)
[8]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沙滩旅游人群的调查[J]. 赵宗金,董丽丽,王小芳. 社会学评论. 2013(03)
[9]地方认同与规划中的权力建构——基于规划选址的案例分析[J]. 林耿. 城市规划. 2013(05)
[10]民间祠神视角下的地方认同形成和结构——以宁波广德湖区为例[J]. 郑衡泌. 地理研究. 2012(12)
硕士论文
[1]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 刘彩霞.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20117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3.2 实地调查法
第一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1 概念解析
1.1 地方
1.2 认同
1.3 地方认同
1.4 地方感
1.5 地方依恋
1.6 地方依赖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2.2 认同理论
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2.4 行为地理学理论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进展
1 理论研究
1.1 地方认同模型建构
1.2 地方认同维度研究
1.3 地方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2 应用研究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1.1 问卷设计
1.2 问卷设计的思路和成稿过程
1.3 数据获取
2 被调查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眷村
3.2 眷村演变
3.3 案例地概况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眷村居民地方认同特征分析
1 实质环境认同
1.1 自然环境
1.2 居住环境
2 社会生活认同
2.1 社会环境认同
2.2 族群认同
3 文化生活认同
3.1 历史
3.2 语言
3.3 习俗
3.4 宗教信仰
4 情感归属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眷村居民地方认同演变原因分析
1 历史因素
2 政治因素
3 教育因素
4 社会网络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和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J]. 周庆生. 语言战略研究. 2016(01)
[2]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J]. 杨立国,刘沛林,林琳. 地理科学. 2015(05)
[3]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 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王维奇,闵庆文,张永勋,郑江闽. 生态学报. 2015(20)
[4]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 陈波.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0)
[5]新创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以广府庙会为例[J]. 刘博,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4)
[6]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J]. 赵向光,李志刚. 城市规划. 2013(12)
[7]大陆赴台自由行游客地方认同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J]. 赵宏杰,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13(12)
[8]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沙滩旅游人群的调查[J]. 赵宗金,董丽丽,王小芳. 社会学评论. 2013(03)
[9]地方认同与规划中的权力建构——基于规划选址的案例分析[J]. 林耿. 城市规划. 2013(05)
[10]民间祠神视角下的地方认同形成和结构——以宁波广德湖区为例[J]. 郑衡泌. 地理研究. 2012(12)
硕士论文
[1]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 刘彩霞.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2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2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