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顾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8:35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乡转型发展升级,农村人口和聚落空间格局加速重塑。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规划的相续实施,城镇化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已广泛开展。然而长期以来,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持续下降,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持续短缺;农村居住空间持续处于混乱无序的自发扩张状态,用地粗放、布局凌乱、内空外延、盲目占用耕地、等级结构不合理等现状问题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持续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县域城乡建设、科学优化重构村庄布局,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地域人地关系互动的核心,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交流联系、文化传承的综合载体和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的核心领域,在探寻其空间格局和演化机制基础上,顾及基本公共服务视角下探索其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顾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


图5.8浠水县非城镇化村社会经济发展“

利用方式,行政区划,水文,气候


1.4.2技术路线??依据论文研宂目标和研宄内容,确定本研究总体思路为“数据库——识别——作用一一优化”??4个相互联系的板块,技术线路为“1个数据库、3个板块”(图1.1)。??1.5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1.5.1浠水县概况??浠水县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位于黄冈市中部,东邻蕲春县,西接团风县、黄??州区,北依罗田县、英山县,南靠长江与鄂州市鄂城区、黄石市黄石港区和西塞山区隔江相望。??地属武汉城市圈外围圈层,地跨£〗14°57?115°38%\30°12'?30°49\东西跨距约601〇^,南??北最大纵距67?km,是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浠水地处长江经济带??中部节点,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县城距省会武汉市95?km,区位优势明显。全县国??土面积1948.7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05%,现辖巴河、白莲、蔡河、丁司挡、关口、兰溪、??绿杨、清泉、散花、团破、汪岗、洗马、竹瓦等13个乡镇,共649个行政村、15个城区社区,5819??个村民小组(图1.2)。???????0?100?200?千米?^??一^’??1???l_I_j?I—E?115〇.1Q

常住人口,农业人口,生产总值,年增长


年增加0.2%,乡村劳动力50.53万人;常用耕地面积44.63千公顷,总播种面积143.38千公顷。??2〇14年浠水县出生人口?15501人,死亡人口?6966人,出生率15.1%。,死亡率6.8%。,自然增长??率8.3%。。从图1.4可以看出,浠水县2009?2014年常住人口和农业人口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浠水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二是人口的迁入或迁出,其??中2014年全县迁入人口?2587人,外迁人口?4741人,净减少2154人。浠水县2014年平均人口??密度522人/km2,是典型的人口稠密地区,土地的人口负荷较重。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清泉镇,??为874人/m2。整体上看,沿江平原各乡镇人口密度保持在600人/km2左右,人口密度相对平??稳,东北部各乡镇人口密度较低,最低的绿杨乡人口密度仅为208人/m2?(图1.5)。??95???-???叫?+常住人口数??93?—?-?农业人?〇?数??1=-…??8S?-??,I?V?..?’X?.??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图1.4常住人口与农业人口变化趋势??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83.18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52.68亿元、第??二产业68.45亿元、第三产业62.05亿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旅游空间结构识别与可达性测度[J]. 孙建伟,田野,崔家兴,罗静,曾菊新,韩勇.  经济地理. 2017(04)
[2]基于空间特征的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与潜力测算[J]. 孙建伟,罗静,孔雪松,崔家兴,田野.  人文地理. 2017(02)
[3]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J]. 孙建伟,孔雪松,田雅丝,罗静.  地理科学. 2017(05)
[4]民族地区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类型与结构差异[J]. 刘书明.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6)
[5]基于灰靶模型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分类调控研究[J]. 文博,刘友兆,夏敏,张俊凤,张智超,邹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6]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鄂施璇,雷国平,宋戈.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8)
[7]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研究[J]. 赵林,张宇硕,焦新颖,吴迪,吴殿廷.  地理科学. 2016(10)
[8]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J]. 霍仁龙,杨煜达,满志敏.  地理研究. 2016(09)
[9]县域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J]. 王录仓,武荣伟,刘海猛,周鹏,康江江.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8)
[10]中国县域住宅价格的空间差异特征与影响机制[J]. 王少剑,王洋,蔺雪芹,张虹鸥.  地理学报. 2016(08)

博士论文
[1]湖北省仙桃市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达性与均等化研究[D]. 罗蕾.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城乡结合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彦鹏.吉林大学 2015
[3]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 张佰林.中国农业大学 2015
[4]农村居民点整治之模式识别、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研究[D]. 刘建生.南京农业大学 2013
[5]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及区域效应研究[D]. 王筱明.中国矿业大学 2012
[6]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D]. 郭士国.吉林大学 2012
[7]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 谭雪兰.湖南农业大学 2011
[8]基于元胞自动机与粒子群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D]. 孔雪松.武汉大学 2011
[9]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研究[D]. 官永彬.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区域联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瞿忠琼.南京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王云鹤.吉林大学 2010
[2]基于GIS的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D]. 吴建军.河南大学 2008
[3]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仓储系统的优化[D]. 李宝顺.山东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3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3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