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8:05
本文关键词: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新型城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2010年北京海淀区、上海杨浦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沙坪坝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城区。四城区凭借优良的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近年来研发产业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因此,研究我国首批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的集聚特征、集聚因子和集聚模式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以及对相关城区的多次调研,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围绕四个城区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集聚现状及影响因子”、“集聚模式”三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城区内部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与集聚模式。 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为全文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为第1、2章,主要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研发产业和创新型城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第3章,重点从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研发成果三个层面描述四个城区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利用企业黄页网中四城区的研发企业名录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对企业的邮政编码进行分类,再通过把邮政编码导入Mapinfo9.5中对研发产业集聚区域进行定位;在探讨研发产业集聚因子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了讨论。论文第四部分为第5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四城区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的集聚模式,分别是:海淀区“簇团网状集聚模式”、滨海新区“卫星平台集聚模式”、杨浦区“多核协同集聚模式”和沙坪坝区“单极辐射集聚模式”。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在数据统计中运用邮政编码分类的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工作量,而且可以清晰地呈现城区内部研发企业的集中区域;第二,在分析创新型城区内部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子时,引入微区位的思维,分别从企业类型、企业家行为偏好、游憩设施和内部交通四个方面探讨了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区位影响因子;第三,在一般性产业集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四城区现状提出了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集聚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城区 研发产业 空间集聚 集聚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G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15-18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18-29
- 2.1 创新型城市相关理论18-20
- 2.1.1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及特征18-19
- 2.1.2 创新城市的构成要素19-20
- 2.2 研发产业相关理论20-23
- 2.2.1 研发产业概念20-21
- 2.2.2 研发产业的构成及特征21-23
- 2.3 研发产业的形成与空间布局23-26
- 2.3.1 研发产业的形成研发活动外部化23
- 2.3.2 研发产业形成机制23-25
- 2.3.3 研发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25-26
- 2.4 产业集聚理论26-29
- 2.4.1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26-27
- 2.4.2 集群类型27-29
- 第三章 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的发展特征29-38
- 3.1 创新型城区的范围界定与地理概况29-31
- 3.1.1 范围界定29-30
- 3.1.2 创新型城区地理概况30-31
- 3.2 创新型城区社会经济概况31-35
- 3.2.1 GDP 及其增长率31-32
- 3.2.2 产业结构比32-33
- 3.2.3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33
- 3.2.4 研发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33-35
- 3.3 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现状35-38
- 3.3.1 研发人力资源不断增加35-36
- 3.3.2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和 R&D 强度不断提高36-37
- 3.3.3 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37-38
- 第四章 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分析38-57
- 4.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38-39
- 4.1.1 数据的获取38-39
- 4.1.2 数据的处理39
- 4.2 四城区研发产业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与特征分析39-42
- 4.2.1 四城区研发产业总体格局39-40
- 4.2.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格局40
- 4.2.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格局40-41
- 4.2.4 商务服务业行业总体分布空间格局41-42
- 4.3 四城区内部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及特征分析42-51
- 4.3.1 海淀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及特征分析42-45
- 4.3.2 滨海新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及特征分析45-47
- 4.3.3 杨浦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及特征分析47-49
- 4.3.4 沙坪坝区产业空间集聚及特征分析49-51
- 4.4 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51-57
- 4.4.1 宏观、中观因素分析51-55
- 4.4.2 微观因素55-57
- 第五章 研发产业空间集聚模式57-67
- 5.1 内生型研发产业集聚模式57-63
- 5.1.1 成长机制57-58
- 5.1.2 沙坪坝区单极辐射模式58-60
- 5.1.3 多核协同模式----杨浦区60-62
- 5.1.4 簇团网络模式----海淀区62-63
- 5.2 政府培育型研发产业集聚模式63-67
- 5.2.1 成长机制63-64
- 5.2.2 卫星平台模式----滨海新区64-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本文结论67-68
- 6.2 展望及未来工作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键;王承云;;印度软件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2 姜念云;;研发产业:审视研发活动的一个新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3 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4 刘友金;胡黎明;赵瑞霞;;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张永凯;全球R&D活动的空间分异与新兴研发经济体的崛起[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维强;上海研发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