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郑、汴、洛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2 11:54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灵魂,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决策,是城市形成旅游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城市旅游营销手段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以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付出换来异质的空间移动、场所使用、景观审美和文化体验。然而,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决定了旅游者活动地域范围的狭小性,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感知不可能面面俱到。科学揭示旅游者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是确定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战略的基础和技术前提。由此可见,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作为城市旅游发展和旅游者旅游体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日益变得更加重要。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清晰梳理国内外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脉络和内容,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述评,得出对本研究有益的启示点,进而界定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确定以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得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其次,在实证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通过深入揭示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过程中人—地、主—客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2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郑、汴、洛为例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研究思路图

路线图,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1-2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技术路线图方法献综述法集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城市地理、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域形象、企业形象、美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术书籍、报告及和归纳。同时大量运用因特网(Internet)等现代技术进行网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查询相关的中文研究文献,通过Scie询相关的英文研究文献。献的回顾与分析,梳理研究思路和看法,掌握该研究领域的发分析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见解,总结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术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卷调查法查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是通过问卷调

城市旅游形象,实证研究


面的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对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和旅,都将是一个挑战。内容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结语四部分构成,包括引理论基础、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城市旅游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实证研究、结语等八章内架分为四个部分:研究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实证研究若干章节组成(见图 1-3)。每个部分将上部分的研的分析与探索,整篇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测评[J]. 陶玉国,赵会勇,李永乐.  人文地理. 2010(06)
[2]基于网络知名度分析的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口号设计研究[J]. 谢朝武,李玉红.  人文地理. 2010(03)
[3]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J]. 文春艳,李立华,徐伟,张清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06)
[4]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与塑造策略[J]. 程金龙,王发曾.  经济地理. 2009(10)
[5]滨海新城旅游形象建设——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J]. 张璟.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9(03)
[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古都旅游城市总体形象认知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J]. 马红丽,马耀峰,张佑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09)
[7]旅游目的地形象演变的策略研究——典型区域分析及对澳门的启示[J]. 李玺,毛蕾.  旅游科学. 2009(04)
[8]韩日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认知的比较研究[J]. 朴松爱,张小妮.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基于感知-认知因素的奥运会后北京旅游形象变化研究——以入境游客为例[J]. 陈楠,乔光辉.  资源科学. 2009(06)
[10]国内旅游者对海滨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研究——基于对携程网和同程网网友点评的文本分析[J]. 高静,章勇刚,庄东泉.  消费经济. 2009(03)

博士论文
[1]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 王胜男.河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意象建构与媒体功能研究[D]. 侯钰钰.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重庆旅游形象营销策略研究[D]. 梁陶.西南大学 2009
[3]呼和浩特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 王姣.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4]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心理认知研究[D]. 戴艳平.广西大学 2008
[5]武汉市旅游形象营销策略研究[D]. 张凤真.中国地质大学 2008
[6]城市旅游意象与形象差异化定位的研究[D]. 孟义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研究[D]. 杨杰.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历史文化名城实地旅游感知形象评价体系研究[D]. 高怡.福建师范大学 2008
[9]旅游中心城市周边灰度旅游区旅游形象优化研究[D]. 吴佳宾.西南交通大学 2008
[10]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白丽明.广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1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51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