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1-10-22 19:56
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层区位来源:作者绘制
“山水环境观”还强调整体性原则,认为城市理想区位为位于大川大河之下,以利“藏风聚气”,接近水源。大的地域的确定,即城市发展的整体外部环境的确定,也即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背景。如主导风向、土质土壤等都对城市建设中的小环境,如给排水、城市微气候等产生影响。因此,“山水环境观”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有机统一,是古人对自然探索的积极回应。洛阳九个朝代都城的选址大体都位于邙山与洛水间的河流密集区域,呈“背山面水”的格局。唐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地区,北有渭北山脉,南有秦岭南山,渭水从北面流过,所在区域河流密布,呈“负山面水”、“八水绕长安”的格局。两城都位于大山大水间的平原高地地区。(图2-1)图2-1-2唐长安城山水格局图
-2唐长安城山水格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J]. 畅童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2]博物馆引导下的港口遗产地区复兴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胰岛区[J]. 孟璠磊,刘心仪.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4)
[3]德国莱茵河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叶振宇,汪芳. 党政视野. 2016(07)
[4]莱茵河流域发展研究[J]. 涂海峰,聂真,李媚. 四川建筑. 2016(01)
[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发展经验与启示[J]. 李娣. 全球化. 2015(10)
[6]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原因新探[J]. 李新宽,贾永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7]比利时中世纪小城——布鲁日[J]. 刘少才. 城市开发. 2015(14)
[8]论运河与阿姆斯特丹古城的演变与保护[J]. 陈京京,刘晓明.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5)
[9]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J]. 陈建军,郑广建,刘月. 经济地理. 2014(08)
[10]观莱茵河沿岸发展史看长江经济带的崛起之路[J]. 吴俊琰. 重庆与世界. 2014(08)
博士论文
[1]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时空收缩与空间结构演变[D]. 汤晋.东南大学 2016
[2]北宋中期东南地区城镇的数量、商税与空间分布研究[D]. 马峰燕.复旦大学 2010
[3]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 乌再荣.南京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古代苏州区域山水环境的构成与发展研究[D]. 徐倩.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传统风水学对山水城镇空间形态影响[D]. 韩升升.青岛理工大学 2015
[3]宋代两浙盐业市镇研究[D]. 刘洁.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苏州古城水道历史形态研究[D]. 秦钟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水网地区小城镇空间格局研究[D]. 李春辉.苏州科技学院 2010
[6]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D]. 毛芸芸.重庆大学 2009
[7]苏州城市演变研究[D]. 丁应执.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D]. 仲一虎.扬州大学 2008
[9]苏州地区水乡古镇空间拓展研究[D]. 谢小敏.苏州科技学院 2008
[10]明初南京山水形势与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权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1755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层区位来源:作者绘制
“山水环境观”还强调整体性原则,认为城市理想区位为位于大川大河之下,以利“藏风聚气”,接近水源。大的地域的确定,即城市发展的整体外部环境的确定,也即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背景。如主导风向、土质土壤等都对城市建设中的小环境,如给排水、城市微气候等产生影响。因此,“山水环境观”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有机统一,是古人对自然探索的积极回应。洛阳九个朝代都城的选址大体都位于邙山与洛水间的河流密集区域,呈“背山面水”的格局。唐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地区,北有渭北山脉,南有秦岭南山,渭水从北面流过,所在区域河流密布,呈“负山面水”、“八水绕长安”的格局。两城都位于大山大水间的平原高地地区。(图2-1)图2-1-2唐长安城山水格局图
-2唐长安城山水格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J]. 畅童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2]博物馆引导下的港口遗产地区复兴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胰岛区[J]. 孟璠磊,刘心仪.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4)
[3]德国莱茵河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叶振宇,汪芳. 党政视野. 2016(07)
[4]莱茵河流域发展研究[J]. 涂海峰,聂真,李媚. 四川建筑. 2016(01)
[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发展经验与启示[J]. 李娣. 全球化. 2015(10)
[6]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原因新探[J]. 李新宽,贾永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7]比利时中世纪小城——布鲁日[J]. 刘少才. 城市开发. 2015(14)
[8]论运河与阿姆斯特丹古城的演变与保护[J]. 陈京京,刘晓明. 现代城市研究. 2015(05)
[9]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J]. 陈建军,郑广建,刘月. 经济地理. 2014(08)
[10]观莱茵河沿岸发展史看长江经济带的崛起之路[J]. 吴俊琰. 重庆与世界. 2014(08)
博士论文
[1]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时空收缩与空间结构演变[D]. 汤晋.东南大学 2016
[2]北宋中期东南地区城镇的数量、商税与空间分布研究[D]. 马峰燕.复旦大学 2010
[3]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 乌再荣.南京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古代苏州区域山水环境的构成与发展研究[D]. 徐倩.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传统风水学对山水城镇空间形态影响[D]. 韩升升.青岛理工大学 2015
[3]宋代两浙盐业市镇研究[D]. 刘洁.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苏州古城水道历史形态研究[D]. 秦钟沛.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水网地区小城镇空间格局研究[D]. 李春辉.苏州科技学院 2010
[6]山地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理论与实例探析[D]. 毛芸芸.重庆大学 2009
[7]苏州城市演变研究[D]. 丁应执.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D]. 仲一虎.扬州大学 2008
[9]苏州地区水乡古镇空间拓展研究[D]. 谢小敏.苏州科技学院 2008
[10]明初南京山水形势与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权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1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5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