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饶津城—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延续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09:18
最近几年,随着乡村的许多剩余人口涌入城市人口当中,市场经济逐步深化。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地发展,同时,乡村的面貌在渐渐地发生改变,乡村景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保护好传统乡村景观文化。首先,是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乡村景观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用最先进、最科学的手段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防止乡村景观遭受破坏。因此,怎样做到既能有效地保护规划乡村景观文化,又能合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对保护规划其文化延续的关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存在乡土文化流失,乡村景观缺乏特点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规划偏重于宏观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多,而对于某种类型的乡村景观文化的具体研究相对较少,甚至忽略了乡村固有的文化。在自然与城市化进程的双方面影响下,城市近郊区乡村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乡村形态,城乡复合的景观文化特征也存在于乡村景观文化中。城郊型乡村景观作为景观综合体将人类文化和自然景观高度融合在一起,并且这种类型的乡村景观遭到的破坏的严重性更为明显。因此,对乡村景观文化延续策略的研究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重点研...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2.1 近郊区的概述
2.2 天津近郊区的界定
2.3 乡村景观的概述
2.4 乡村调研方法
2.4.1 文献整理法
2.4.2 实地走访法
2.4.3 问卷调查法
2.4.4 比较分析法
2.5 研究范围
第三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现状分析
3.1 乡村景观文化形态特征
3.1.1 景观文化种类较多,组合较好
3.1.2 地形资源丰富,凸显地域文化
3.1.3 交通位置优越,地理文化背景悠久
3.1.4 历史遗留古迹丰富,景观文化源远流长
3.2 乡村景观文化存在的现状问题与反思
3.2.1 存在的现状问题
3.2.2 反思
3.3 乡村景观文化发展的未来定位
3.3.1 立足城乡和谐发展,形成城市缓冲地带
3.3.2 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延续乡村景观文化
3.3.3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创意文化产业
3.3.4 整治文化生活环境,增设公共文化设施
3.3.5 建设集中布局模式,优化景观空间组合
第四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延续
4.1 乡村景观文化的基本属性
4.1.1 历史景观和传统习俗的地域性
4.1.2 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4.1.3 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文化性
4.1.4 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承继性
4.2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
4.2.1 突显自然山水的生态景观文化模式
4.2.2 传承地域文化的人文民情景观模式
4.2.3 展现休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2.4 开发多元化的创意型景观文化模式
4.3 天津近郊区村庄的文化类型分布情况
4.3.1 农艺博览型探奇主题乡村
4.3.2 科技视界型寻趣主题乡村
4.3.3 文化串联型创新主题乡村
第五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延续策略的研究
5.1 做好与中心城区和远郊区景观文化衔接功能
5.1.1 构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1.2 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1.3 构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2 乡土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延续与创新
5.2.1 延续“老街旧巷”中的景观文化
5.2.2 创新“示范镇”中的景观文化
5.3 创建文化载体,营造良好的乡村景观文化氛围
5.3.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5.3.2 加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创建工作
5.3.3 加强生态文化村建设工作
5.4 凸显地域及历史文化,营造符合乡村特点的景观环境
5.4.1 树立独具特色乡村意象,传达精神文化
5.4.2 促进乡村景观风格统一,确立景观格局
5.5 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
5.5.1 配合政府开展工作,推进发展基层建设力
5.5.2 加强民间组织力量,提供乡村文化支持力
5.5.3 鼓励村民保护文化,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
5.6 完善乡村景观文化的延续机制
5.6.1 建立科学长效的保护管理制度
5.6.2 探索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 卢渊,李颖,宋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中国农村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思考[J]. 樊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首都美丽乡村建设中休闲文化景观现状与管理生态[J]. 裴菁宇. 中国市场. 2016(04)
[4]大都市近郊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汤山村为例[J]. 吴海琴,张川. 小城镇建设. 2015(11)
[5]天津近郊区小城镇乡村空间集聚发展分析——以北辰区双街镇为例[J]. 孔俊婷,李田. 小城镇建设. 2015(09)
[6]传统村落的性质与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刍议之一[J]. 孙华. 中国文化遗产. 2015(04)
[7]具有地域乡土特色的乡村品牌景观开发[J]. 闫伟昌,马晓燕,孙汀.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04)
[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J]. 房艳刚,刘继生. 地理研究. 2009(04)
[9]城市景观特色的延续与塑造[J]. 董文.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1)
[10]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 肯·泰勒,韩锋,田丰. 中国园林. 2007(11)
博士论文
[1]“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 李臣飞.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郑州近郊区社区规划中乡村记忆重构研究[D]. 鲁倩.长安大学 2014
[3]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 郭栋桦.河北农业大学 2013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李谦.河北农业大学 2013
[5]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凤香.天津财经大学 2011
[6]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邱磊.西南大学 2010
[7]基于有机化发展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D]. 韦伟.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1769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2.1 近郊区的概述
2.2 天津近郊区的界定
2.3 乡村景观的概述
2.4 乡村调研方法
2.4.1 文献整理法
2.4.2 实地走访法
2.4.3 问卷调查法
2.4.4 比较分析法
2.5 研究范围
第三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现状分析
3.1 乡村景观文化形态特征
3.1.1 景观文化种类较多,组合较好
3.1.2 地形资源丰富,凸显地域文化
3.1.3 交通位置优越,地理文化背景悠久
3.1.4 历史遗留古迹丰富,景观文化源远流长
3.2 乡村景观文化存在的现状问题与反思
3.2.1 存在的现状问题
3.2.2 反思
3.3 乡村景观文化发展的未来定位
3.3.1 立足城乡和谐发展,形成城市缓冲地带
3.3.2 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延续乡村景观文化
3.3.3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创意文化产业
3.3.4 整治文化生活环境,增设公共文化设施
3.3.5 建设集中布局模式,优化景观空间组合
第四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延续
4.1 乡村景观文化的基本属性
4.1.1 历史景观和传统习俗的地域性
4.1.2 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4.1.3 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文化性
4.1.4 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承继性
4.2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
4.2.1 突显自然山水的生态景观文化模式
4.2.2 传承地域文化的人文民情景观模式
4.2.3 展现休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2.4 开发多元化的创意型景观文化模式
4.3 天津近郊区村庄的文化类型分布情况
4.3.1 农艺博览型探奇主题乡村
4.3.2 科技视界型寻趣主题乡村
4.3.3 文化串联型创新主题乡村
第五章 天津近郊区乡村景观文化延续策略的研究
5.1 做好与中心城区和远郊区景观文化衔接功能
5.1.1 构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1.2 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1.3 构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城郊型文化景观
5.2 乡土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延续与创新
5.2.1 延续“老街旧巷”中的景观文化
5.2.2 创新“示范镇”中的景观文化
5.3 创建文化载体,营造良好的乡村景观文化氛围
5.3.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5.3.2 加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创建工作
5.3.3 加强生态文化村建设工作
5.4 凸显地域及历史文化,营造符合乡村特点的景观环境
5.4.1 树立独具特色乡村意象,传达精神文化
5.4.2 促进乡村景观风格统一,确立景观格局
5.5 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
5.5.1 配合政府开展工作,推进发展基层建设力
5.5.2 加强民间组织力量,提供乡村文化支持力
5.5.3 鼓励村民保护文化,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
5.6 完善乡村景观文化的延续机制
5.6.1 建立科学长效的保护管理制度
5.6.2 探索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 卢渊,李颖,宋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中国农村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思考[J]. 樊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首都美丽乡村建设中休闲文化景观现状与管理生态[J]. 裴菁宇. 中国市场. 2016(04)
[4]大都市近郊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汤山村为例[J]. 吴海琴,张川. 小城镇建设. 2015(11)
[5]天津近郊区小城镇乡村空间集聚发展分析——以北辰区双街镇为例[J]. 孔俊婷,李田. 小城镇建设. 2015(09)
[6]传统村落的性质与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刍议之一[J]. 孙华. 中国文化遗产. 2015(04)
[7]具有地域乡土特色的乡村品牌景观开发[J]. 闫伟昌,马晓燕,孙汀.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04)
[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J]. 房艳刚,刘继生. 地理研究. 2009(04)
[9]城市景观特色的延续与塑造[J]. 董文.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1)
[10]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 肯·泰勒,韩锋,田丰. 中国园林. 2007(11)
博士论文
[1]“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 李臣飞.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郑州近郊区社区规划中乡村记忆重构研究[D]. 鲁倩.长安大学 2014
[3]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 郭栋桦.河北农业大学 2013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李谦.河北农业大学 2013
[5]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凤香.天津财经大学 2011
[6]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邱磊.西南大学 2010
[7]基于有机化发展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D]. 韦伟.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1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7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