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9 02:45
  城中村具有城乡空间的双重特性,是特定社会制度、特定时空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织融汇的场所。现有城中村研究和改造实践存在较为严重的“重物质、轻文化”的问题,城中村文化存续尚未引起规划学界应有重视。鉴于此,本文在对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及其评价基础上,基于在地文化的理念,以城湾村为例,对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在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在对“文化”、“地方”、“地方性”、“在地文化”等相关概念界定基础上,对现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在梳理苏州城中村改造的历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发现苏州城中村改造以政府主导、拆除重建为主,尽管在物质环境改善上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缺少对城中村文化存续的关注。其次从“在地文化”的视角,建立城中村有机更新的框架,提出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策略。认为应从文化传承、多元内容、有机营造的思路出发,以城中村个性为切入点,以居民需求与情感为动力,以居民为主体进行多维的小规模、动态化更新。最后以苏州典型城中村——城湾村为例,从景观、符号、文本和感知等四个现象学维度解读城中村日常...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


姑苏区城中村分布图

平面图,平面图,资料来源,现状


金秋家园平面图

平面图,现状,资料来源,平面图


金秋家园现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杭州:“城中村”里崛起新产业[J]. 李风,朱松涛.  资源导刊. 2019(03)
[2]城市更新的文化导向:理论内涵、实践模式及其经验启示[J]. 黄晴,王佃利.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0)
[3]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现代选择——基于场域理论的视角[J]. 姚磊.  广西民族研究. 2018(01)
[4]“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J]. 叶原源,刘玉亭,黄幸.  规划师. 2018(02)
[5]融合视角下城市非正规空间的包容性治理研究[J]. 庞娟.  探索. 2017(06)
[6]基于“城市针灸”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探究[J]. 文超,杨新海,文剑钢,石卉楠.  城市发展研究. 2017(11)
[7]城市双修背景下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规划体系构建与实践[J]. 杨毅栋,洪田芬.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5)
[8]城中村遗产价值——公共地理学视角与深圳案例[J]. 李蕾蕾,任珺.  人文地理. 2017(05)
[9]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增福.  学习与实践. 2017(10)
[10]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J]. 陈秉公.  学术界. 2017(09)

博士论文
[1]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D]. 黄治.武汉大学 2013
[2]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D]. 周新宏.复旦大学 2007
[3]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清华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北京旧城历史居住街区保护与有机更新的系统性策略研究[D]. 赵幸.清华大学 2010
[2]苏州“城中村”改造探讨[D]. 邓剑刚.同济大学 2007
[3]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论及方法探析[D]. 刘源.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8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