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川地区食物消费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8:20
食物是生态的、生理的、和社会的中心,其在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食物消费变迁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人们适应自然,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实质环节。本文试就以清代四川地区民众的食物消费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清代四川地区饮食消费的地域特征以及清代四川地区内部的食物消费区域差异。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绪论部分阐释了本文选题的学术意义与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学术界对饮食史和饮食地理的相关研究状况,并对食物消费地理等相关研究概念作出界定。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清代四川民众的生存环境。区域饮食的形成与发展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同时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优越的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四川民众的饮食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清代四川饮食消费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同时,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而明末清初的战乱虽然使得四川发达的饮食文化一度中断,但伴随“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的迁入,清代四川经济得到恢复,民众的饮食生活也在不断发展。清代四川民众的饮食发展正是在这种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第二章主要从主食、...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庖厨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百年来巴蜀地区鱼肴变化史研究[J]. 刘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全球化-地方性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生产:潮菜原料时空特征[J]. 李坚诚. 热带地理. 2017(04)
[3]古代蜀国宴饮习俗的特点与反思[J]. 杜莉. 美食研究. 2016(03)
[4]地域饮食风俗中的民众文化心理——以湖北饮食风俗为例[J]. 李明晨.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5]野生食物资源与契丹社会[J]. 夏宇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6]略论近代四川的大众化饮食市场[J]. 张茜.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03)
[7]论饮食与生态的关系——基于湖北饮食与生态环境的分析[J]. 李明晨.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5(01)
[8]意义、权力与再物质化:食物消费地理新进展[J]. 林俊帆,林耿. 人文地理. 2014(06)
[9]湖北饮食与生态环境[J]. 李明晨.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4(05)
[10]从竹枝词探析近现代四川饮食风貌与文化特色[J]. 杜莉. 农业考古. 2014(01)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D]. 连雯.南开大学 2013
[2]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 蒋英.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 刘朴兵.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 张景明.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近代成渝地区饮食文化地理研究[D]. 周炫宇.西南大学 2014
[2]古代齐鲁地区饮食文化研究[D]. 刘维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唐五代西南地区饮食业研究[D]. 潘林.西南大学 2009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D]. 王玲.华中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83990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庖厨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百年来巴蜀地区鱼肴变化史研究[J]. 刘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全球化-地方性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生产:潮菜原料时空特征[J]. 李坚诚. 热带地理. 2017(04)
[3]古代蜀国宴饮习俗的特点与反思[J]. 杜莉. 美食研究. 2016(03)
[4]地域饮食风俗中的民众文化心理——以湖北饮食风俗为例[J]. 李明晨.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5]野生食物资源与契丹社会[J]. 夏宇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6]略论近代四川的大众化饮食市场[J]. 张茜.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03)
[7]论饮食与生态的关系——基于湖北饮食与生态环境的分析[J]. 李明晨.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5(01)
[8]意义、权力与再物质化:食物消费地理新进展[J]. 林俊帆,林耿. 人文地理. 2014(06)
[9]湖北饮食与生态环境[J]. 李明晨.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4(05)
[10]从竹枝词探析近现代四川饮食风貌与文化特色[J]. 杜莉. 农业考古. 2014(01)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D]. 连雯.南开大学 2013
[2]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 蒋英.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 刘朴兵.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 张景明.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近代成渝地区饮食文化地理研究[D]. 周炫宇.西南大学 2014
[2]古代齐鲁地区饮食文化研究[D]. 刘维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唐五代西南地区饮食业研究[D]. 潘林.西南大学 2009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D]. 王玲.华中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83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8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