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11 07:15

  本文关键词: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立足于《诗经》,对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进行初步研究。试图还原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植被状况,进而探寻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两种驱动因素对于植被分布和变化带来的作用以及程度,注重人类活动与自然植被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对于植被并非仅起负面作用,也具有保护促进的方面。对于周秦时期而言,关键在于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情况如何?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二者谁对植被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些,将在本文逐一阐述。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时空界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梳理相关学科的研究进程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展示文章的行文顺序、结构框架,提出研究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为了行文的完整性,分别研究《诗经》之前时期、国风时期和秦国“农战”政策实施后三个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条件的分布与变化。 第二章主要探讨《诗经》产生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涉及到植被历史的发展以及石器时代、夏商时期该流域的植被条件,反映出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作用,主要还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和交通沿线进行。 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诗经》十五国风的植被情况。本章整理每个国风所涉及的植物,并将十五国风分为三大区域。按区域整理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植被条件,并结合自然因素,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第四章主要探讨“农战”政策在秦地实施后自然植被的变化。对比自然过程、人类社会发展两种驱动因素给植被带来的影响,显然还是以自然作用为主,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作用,是在逐渐增强。 整理分析有关内容后得知,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条件的分布和变化,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以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是以点一线一面的形式发展。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是综合分析和结论部分。其中,综合分析是纵向对比自然条件、人类初级活动和政策实施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结论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包括现有结论和若干难点及不足,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本文是开展历史环境变迁与重建研究工作的一种初步尝试,目的是对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分布及其变迁状况,做出新的整理和研究。经过整理分析,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将《诗经》十五国风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根据对植物的统计和整理,我们可以得知木本植物中以桑为最多,草本植物以蒿属植物为多。东部地区的植物无论是从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数量来看,都远小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植物数量丰富,介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而且,东中部地区草本植物都略多于木本。西部地区的植被几乎是最好的。木本、草本和其他水生、藤本植物的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木本植物数量最高,超过了草本植物。是三个地区中唯一一个木本植物超过草本植物的地区。 2.关于《诗经》中记载的典型植物类型“平林”和“中林”的解释,笔者认为他们是大同小异的森林。平林是以林冠线的平直为主要特点,林相为单层的森林。中林则是指林冠线相对平林层次更多的混交林,落脚点是在混交林方面。它是冠线、层次分明的混交林。 3.对照十五国风中植被情况,秦国应是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良好的植被条件,秦国“农战”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对当地的植被带来影响。笔者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并非只对森林而言,草原也是被影响的对象。以秦国来说,“农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草原、草地植被。所以,不能仅将森林变迁列为植被变化的标准,考虑人类活动对于草原的影响是必要的。同时,人类活动程度对植被的影响是双面的。人类活动是破坏和保护并重。
【关键词】:周秦时期 黄河中下游 植被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928.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一、绪论11-20
  • (一) 选题缘由和时空界定11-12
  • 1.选题缘由11-12
  • 2.时空界定12
  • (二) 选题意义12-13
  • (三) 本选题研究的前期准备、资料来源、研究理论及方法13-14
  • 1.本选题研究的前期准备、资料来源13-14
  • 2.本选题的研究理论、方法14
  • (四) 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评述14-18
  • (五)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8-20
  • 1.研究思路18-19
  • 2.研究内容19-20
  • 二、《诗经》出现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20-36
  • (一) 植被和植被历史20-24
  • 1.植被和植被历史的概念、影响因子及研究方法20-21
  • 2.新生代以来中国的植被历史21-24
  • (二) 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被情况24-31
  • 1.旧石器时代24-26
  • 2.新石器时代26-29
  • 3.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植被的情况29-31
  • (三) 夏朝时期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的作用31-33
  • (四) 商朝时期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的作用33-34
  • (五) 小结34-36
  • 三、《诗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植被条件36-80
  • (一) 十五国风的时空关系及所涉及植物的分析36-73
  • 1.东部地区:齐、陈、曹36-43
  • 2.中部地区:北风(邶、

    本文编号:356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6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