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3 22:0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水相关的资本三循环及其回路资料来源:根据Harvey(1985),杨宇震(2009)修改从转型期城市水景建设的资金来源来看,从早期的财政资金拨款为主到后期新自由主义色彩的各种形式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59开发变得更加剧烈,而且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内城滨水的旧民宅大多都被置换,有一部分变成了新的高档住宅,也有变成商业服务功能,在这一时间段,甚至有部分单位用地也被置换,部分家属区仍然留在内城水岸,随着城市的扩张,水岸的开发也如火如荼,主要是绿带的延伸,住宅区有高层住宅也有少量别墅,远郊的大部分工厂也纷纷搬迁,大部分留存的土地用作住宅用途,而少部分用作商业或者休闲用途,极少数的工厂遗址被留下来,作为博物馆或是RBD功能,后工业时代的休闲娱乐业开始成为水岸的常态。远郊新开发的水岸有住宅、商业,甚至部分内城的行政单位也搬到郊区的水岸,河岸的公园也在不断修建,更是有少数的农田用地被置换为人工湖或是湿地公园,实现了从陆地到水域转变,而在新开发的水域附近,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新热土。于此同时,一些天然河流与湿地因其廉价性和巨大的“寻租”空间成为地产开发的重要填埋场所,但这个时期因为有部分法律的规制和社会的反抗,这种填埋的行为受到了一定阻力。这一时期,行政力量已经转变为幕后操纵者,而资本开始在前台扮演主角,塑造出多样化的城市滨水景观(图2-5)。图2‐5中国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宏观变迁过程模式(1949至今)资料来源:自绘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61II城市水体与水岸改造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二第二种类型是水体填埋的循环(图2-7),因为水体本身具有公有土地的性质,而且从开发角度来说无需做出补偿,开发成本低廉,成为城市政府或是开发商比较倾向与开拓的场所。一种是用来开路,改善交通状况,另外一种是用作房地产开发,其正面影响是付出较少的代价进行地产开发,增加了土地财政收入,而收入的增加促进了下一次填埋加盖,负面影响包括水域变少,滞洪区面积减少,同时有可能使得城市遗产被破坏,在有些时候会因为居民的反对而阻碍填埋和加盖行为,还有可能因为违法国家法律手段高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督查而停止填埋工程。图2‐7城市河流/湿地填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资料来源:自绘(注:实线对大多数城市而言较大概率发生,虚线为有时发生。)(2)城市水设施景观的转型及其“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设施系统的转型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过程,因为设施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实际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体现了资本与科技的累积与发展,同时也是都市自然生产的领域,受到自然力量的影响,人类因自然的动荡而迫使自身回应,因为这些设施大多有公益的特征,因此往往是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后期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有一部分水成为准公益的商品出售,进入了资本循环。
本文编号:356705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水相关的资本三循环及其回路资料来源:根据Harvey(1985),杨宇震(2009)修改从转型期城市水景建设的资金来源来看,从早期的财政资金拨款为主到后期新自由主义色彩的各种形式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59开发变得更加剧烈,而且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内城滨水的旧民宅大多都被置换,有一部分变成了新的高档住宅,也有变成商业服务功能,在这一时间段,甚至有部分单位用地也被置换,部分家属区仍然留在内城水岸,随着城市的扩张,水岸的开发也如火如荼,主要是绿带的延伸,住宅区有高层住宅也有少量别墅,远郊的大部分工厂也纷纷搬迁,大部分留存的土地用作住宅用途,而少部分用作商业或者休闲用途,极少数的工厂遗址被留下来,作为博物馆或是RBD功能,后工业时代的休闲娱乐业开始成为水岸的常态。远郊新开发的水岸有住宅、商业,甚至部分内城的行政单位也搬到郊区的水岸,河岸的公园也在不断修建,更是有少数的农田用地被置换为人工湖或是湿地公园,实现了从陆地到水域转变,而在新开发的水域附近,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新热土。于此同时,一些天然河流与湿地因其廉价性和巨大的“寻租”空间成为地产开发的重要填埋场所,但这个时期因为有部分法律的规制和社会的反抗,这种填埋的行为受到了一定阻力。这一时期,行政力量已经转变为幕后操纵者,而资本开始在前台扮演主角,塑造出多样化的城市滨水景观(图2-5)。图2‐5中国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宏观变迁过程模式(1949至今)资料来源:自绘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61II城市水体与水岸改造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二第二种类型是水体填埋的循环(图2-7),因为水体本身具有公有土地的性质,而且从开发角度来说无需做出补偿,开发成本低廉,成为城市政府或是开发商比较倾向与开拓的场所。一种是用来开路,改善交通状况,另外一种是用作房地产开发,其正面影响是付出较少的代价进行地产开发,增加了土地财政收入,而收入的增加促进了下一次填埋加盖,负面影响包括水域变少,滞洪区面积减少,同时有可能使得城市遗产被破坏,在有些时候会因为居民的反对而阻碍填埋和加盖行为,还有可能因为违法国家法律手段高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督查而停止填埋工程。图2‐7城市河流/湿地填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资料来源:自绘(注:实线对大多数城市而言较大概率发生,虚线为有时发生。)(2)城市水设施景观的转型及其“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设施系统的转型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过程,因为设施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实际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体现了资本与科技的累积与发展,同时也是都市自然生产的领域,受到自然力量的影响,人类因自然的动荡而迫使自身回应,因为这些设施大多有公益的特征,因此往往是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后期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有一部分水成为准公益的商品出售,进入了资本循环。
本文编号:3567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6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