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1:55
  “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


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思想发展历程:自绘①

统计图,山水城市,统计图,数据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中期刊有828篇,博士、硕士论文有102篇,会议文章有81篇,报纸有111篇,其他的有240篇,研究范围涵盖了城市规划与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生态保护、旧城更新、文化艺术等多重领域,传递出一个复合型、开放式的研究特点。图1.21992—2019年山水城市研究发文统计图:自绘(数据:知网统计)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转型和各种设计思潮的纵横融贯,尽管山水城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命题,但国内研究的层面显著突破了山水城市本体研究范畴,在拓展建筑或规划建构研究深度的同时也纳入了丰富的文化、生态、技术等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3.2.1山水城市营造及其理论的研究人居环境营造及其理论历来都是山水城市研究的主要方向,其研究也最为久远和深厚。在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思想基础上部分学者置其于人居环境学科视域中倡导借鉴古典园林的构筑艺术,结合现代科技水平与建筑技术,将传统城市及园林营造经验移植到当前城市建设中(鲍世行,2010),以自然山水要素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协同发展(吴良镛,1993)。傅礼铭(2003)通过追溯“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及发展历程,认为山水城市是以人的健康生活为出发点,以对自然环境有效保护和城市特色创新为原则,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城市(傅礼铭,2003)。上述学者的研究是从山水城市营造理论的宏观建构出发探讨其理论模式与内涵框架,但尚未形成山水城市系统化践行手法和指导性原则体系。随着山水城市实践的推进及其与相关理论的融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证结合和概念比较研究成为新趋势,呈现出多层次、类型化的研究特点。在山水城市理论与城市案例结合研究方面,如李钰(2012)以肇庆为例探讨了山水

统计图,山水城市,统计图,山水文化


”、“水”、“城”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汇,反映出来大众关于山水城市的自我认知呈现一个泛化状态,更多地体现出了大众日常生活承载和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诉求。城市文化价值内涵要素方面:“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诗”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汇,体现了大众对山水城市及其文化形态的理解,更多地也反映了大众对理想中的山水城市的憧憬。基于关键词汇梳理反映了以“山、水、城市”等为代表的物质空间实体形态要素和以“山水文化、和谐、美”等为代表的文化价值内涵要素是大众认可的山水城市的两大建构层面。图1.3山水与山水城市的关联调查统计图: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色小城镇空间重构与路径探索——以城乡“磁铁式”融合发展为视域[J]. 李志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福州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手法研究[J]. 庄子莹,钱云.  工业建筑. 2018(12)
[3]实用·结构·审美——类型学语境中的山水城市空间类型与形式表达解构[J]. 杨华刚,张晨,翟辉.  城市建筑. 2018(30)
[4]以构建兰州特色山水园林骨架为例谈生态城市规划策略[J]. 杜小玉.  山西建筑. 2018(30)
[5]海岛型城镇山水空间特色营造——以福建省东山县双东湖片区为例[J]. 黄明华,梁晨,敬博,李小龙.  规划师. 2018(10)
[6]山水田园城市理论在山地型乡镇总体规划中的实践探析——以曲靖会泽县上村乡为例[J]. 杨华刚,袁敏,翟辉.  城市建筑. 2018(23)
[7]山水要素在城市空间场域叙事中的表达形式与建构逻辑[J]. 杨华刚.  建筑与文化. 2018(08)
[8]新城愿景 山水城市——天津蓟县新城生态轴概念方案设计实践[J]. 张婷,段佳佳.  城乡建设. 2018(14)
[9]浅析谢时臣山水画中的“山水城市”图景[J]. 蒲娇.  国画家. 2018(03)
[10]我国“山水城市”构建的理论体系及实施途径[J]. 王博娅,刘志成.  工业建筑. 2018(01)

博士论文
[1]意象与呈现—南宋江南园林源流研究[D]. 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D]. 吴然.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城市叙事空间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 刘乃芳.中南大学 2012
[4]通向诗意栖居之途[D]. 张国杰.吉林大学 2010
[5]李日华的文艺思想研究[D]. 李杰.复旦大学 2006
[6]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 杨柳.重庆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传统山水园林形制对构建海绵城市的中国意义[D]. 孙文静.河南农业大学 2018
[2]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D]. 李嘉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3]建构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建筑中山水城市精神复归策略的研究[D]. 韩鹏.山东建筑大学 2016
[4]以构建山水田园城市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研究[D]. 雷鹏宏.昆明理工大学 2016
[5]美丽中国视角下的城市山水格局空间架构研究[D]. 张宇.山东建筑大学 2015
[6]基于生境网络的山水城市景观规划研究[D]. 姚青杉.东南大学 2015
[7]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分区控制方法研究[D]. 李珏.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丘陵地区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刘博.重庆大学 2012
[9]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 魏保枝.福建农林大学 2011
[10]基于“山水城市”概念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研究[D]. 李悦.合肥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09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09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