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0 09:39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为研究对象,对清代不同时段鲁西北地区市镇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在发展成为市镇过程中与其相关的集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本文也对鲁西北地区的集市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集市的集期、商品结构以及集市的管理制度等,为了完成以上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分三部分进行探讨:首先,为了更好的研究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本文对鲁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市镇发展的关系。即气候条件好的,地形平坦开阔以及河运发达的地区市镇发展相对较快,反之,则较慢。总之,自然环境对市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本文以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为中心,通过统计清代不同时段鲁西北地区市镇的数量、各府市镇的密度等,发现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数量和市镇密度基本上是稳步增加的,延续了宋明以来这一区域市镇的整体发展趋势,但也存在时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清代鲁西北地区的市镇发展大体可分成清代前期、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两个阶段,自然条件、区位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着这一区域市镇的发展和分布。最后,由...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问题及方法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和自然环境
第一节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
第二节 鲁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鲁西北地区的气候
二、鲁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三、鲁西北地区的水文
四、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市镇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以前市镇的起源和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区域分布的变化和特点
第四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职能—以周村镇为例
第三章 影响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区位交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第四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的集市及其作用
第一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发展概况
一、鲁西北地区的集市类型
二、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时间安排
三、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分散性和交叉性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的商品结构和流通
一、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商品结构
二、集市的商品流通
三、集市的管理制度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拦车镇市镇职能及其管理[J]. 柴志峰. 沧桑. 2014(04)
[2]近代华北集市(镇)研究述评[J]. 熊亚平,张利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6)
[3]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初探(1904~1937)[J]. 熊亚平.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4)
[4]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J]. 许檀. 史学月刊. 2007(08)
[5]论清代山东周村的发展模式——清末民初转型期经济性市镇发展道路的再认识[J]. 刘强. 滨州学院学报. 2006(02)
[6]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J]. 张熙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7]近代小清河流域重要集镇研究[J]. 岳宗福,时建利,蒋海清. 发展论坛. 1997(12)
[8]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J]. 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01)
[9]宋金元时期山东行政区划的变迁——古代山东政区地理研究之一例[J]. 张照东,马章安.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10]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J]. 赵冈.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2(02)
硕士论文
[1]明清鲁西北望族与基层社会[D]. 吴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清代鲁中地区集市的历史地理研究[D]. 楚洋洋.中央民族大学 2015
[3]宋明时期山东市镇的分布与变化研究[D]. 郭栋.山东大学 2015
[4]明清时期张秋镇研究[D]. 关霞.山东大学 2015
[5]抗战前胶济铁路沿线市镇研究[D]. 李小燕.山东大学 2011
[6]密州板桥镇港口研究[D]. 张蕾蕾.中国海洋大学 2009
[7]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商路交通及其经济作用[D]. 张新龙.山西大学 2007
[8]山东潍坊地区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 刘伟国.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论明代山东运河城镇的发展与功能变迁[D]. 韩晓.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3403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问题及方法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和自然环境
第一节 鲁西北地区的政区沿革
第二节 鲁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鲁西北地区的气候
二、鲁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三、鲁西北地区的水文
四、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市镇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以前市镇的起源和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区域分布的变化和特点
第四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的职能—以周村镇为例
第三章 影响清代鲁西北地区市镇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区位交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第四章 清代鲁西北地区的集市及其作用
第一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发展概况
一、鲁西北地区的集市类型
二、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时间安排
三、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集期的分散性和交叉性
第二节 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的商品结构和流通
一、清代鲁西北地区集市的商品结构
二、集市的商品流通
三、集市的管理制度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拦车镇市镇职能及其管理[J]. 柴志峰. 沧桑. 2014(04)
[2]近代华北集市(镇)研究述评[J]. 熊亚平,张利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6)
[3]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初探(1904~1937)[J]. 熊亚平.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4)
[4]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J]. 许檀. 史学月刊. 2007(08)
[5]论清代山东周村的发展模式——清末民初转型期经济性市镇发展道路的再认识[J]. 刘强. 滨州学院学报. 2006(02)
[6]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J]. 张熙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7]近代小清河流域重要集镇研究[J]. 岳宗福,时建利,蒋海清. 发展论坛. 1997(12)
[8]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J]. 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01)
[9]宋金元时期山东行政区划的变迁——古代山东政区地理研究之一例[J]. 张照东,马章安.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10]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J]. 赵冈.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2(02)
硕士论文
[1]明清鲁西北望族与基层社会[D]. 吴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清代鲁中地区集市的历史地理研究[D]. 楚洋洋.中央民族大学 2015
[3]宋明时期山东市镇的分布与变化研究[D]. 郭栋.山东大学 2015
[4]明清时期张秋镇研究[D]. 关霞.山东大学 2015
[5]抗战前胶济铁路沿线市镇研究[D]. 李小燕.山东大学 2011
[6]密州板桥镇港口研究[D]. 张蕾蕾.中国海洋大学 2009
[7]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商路交通及其经济作用[D]. 张新龙.山西大学 2007
[8]山东潍坊地区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 刘伟国.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论明代山东运河城镇的发展与功能变迁[D]. 韩晓.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3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7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