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10 15:3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满语列为极度濒危型语言。满语曾被认为是满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清朝时期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国语”。而现今的千万满族人中,会说满语的已经不足百人,只有黑龙江省的少数老人会使用满语。这不仅意味着语言多元化的减少,更意味着满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文化传承的消逝。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有众多地名来自于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有来自于满语的地名。民族地名是反映当地文明的窗口,作为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满语地名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语言资料,更是沉淀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而东北地区的其他民族在清朝时期作为满族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对满族文化有着一定影响。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地名来反映东北地区满族及其相关民族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民族地名的空间分布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探讨历史背景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近代东北移民对满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解释各民族相互融合与迁徙的演变过程。本文参考地名词典,以及对相关史料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搜集得到东北地区民族地名,通过空间...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1 满语为极度濒危语言
        1.1.2 地名蕴含民族文化
        1.1.3 基于GIS分析民族地名及其文化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满族文化及语言研究
        1.3.2 地名研究
        1.3.3 基于GIS的历史地理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地名数据
        2.2.2 环境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差椭圆
        2.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3.3 空间回归分析
        2.3.4 核密度分布
        2.3.5 地理探测器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民族空间分布
    3.1 历史时空数据分析
        3.1.1 历史城镇数据
        3.1.2 历史人口数据
    3.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3.2.1 基于地名的民族分布
        3.2.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3.2.3 历史时期聚落分布
    3.3 民族地名由来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空间分布
    4.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格局
        4.1.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
        4.1.2 民族地名空间自相关
        4.1.3 民族地名空间热点
    4.2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4.2.1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
        4.2.2 民族人口空间自相关
        4.2.3 民族人口空间热点
    4.3 民族文化空间回归分析
        4.3.1 空间回归模型
        4.3.2 空间回归系数分布
    4.4 生态文化空间格局分析
        4.4.1 生态景观多样性
        4.4.2 生态文化多样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与生产方式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5.1 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
        5.1.1 历史时期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5.1.2 现今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5.1.3 汉族空间分布格局
        5.1.4 蒙古族空间分布格局
    5.2 生产方式的空间分布格局
    5.3 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5.4 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4.1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5.4.2 MAR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5.4.3 ML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5.4.4 汉族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5.4.5 蒙族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5.4.6 植被大类空间分异特征
    5.5 交通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5.5.1 交通因素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5.5.2 公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5.5.3 水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满族文化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及其分布
        6.1.1 人文因素
        6.1.2 自然因素
    6.2 影响因素的因子探测
    6.3 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探测
        6.3.1 MAR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6.3.2 ML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6.3.3 汉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6.3.4 蒙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6.4 影响因素的风险区探测
        6.4.1 人文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6.4.2 自然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6.5 满语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人居环境宜居度指数模糊综合评价[J]. 毕硕本,凌德泉,计晗,沈香,王军.  地理科学. 2017(06)
[2]基于GIS的承德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J]. 孙百生,郭翠恩,杨依天,葛伟.  地理科学. 2017(02)
[3]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4]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J]. 董玉祥,徐茜,杨忍,徐成东,王钰莹.  地理学报. 2017(01)
[5]东北地区满语地名研究述评[J]. 耿阳,朱红.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语档数据规则[J]. 范俊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7]中国历史时期土地覆被数据集地理空间重建进展评述[J]. 杨绪红,金晓斌,林忆南,韩娟,周寅康.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2)
[8]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 于佳,刘吉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9)
[9]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J].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王洋,张怡筠.  地理科学. 2016(02)
[10]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J]. 湛东升,张文忠,余建辉,孟斌,党云晓.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8)

博士论文
[1]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 唐惠燕.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 徐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丝绸之路沿线新疆草原石人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及演变研究[D]. 苏煜.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吉林省行政区划沿革数据库中地名数据的组织研究[D]. 曾庆亚.东北师范大学 2014
[3]满族传统服装造型结构研究[D]. 王淑慧.北京服装学院 2012
[4]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的GIS表述[D]. 周小平.兰州大学 2011
[5]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空间化方法研究[D]. 王志伟.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7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7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