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乡土化景观研究 ——以江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17 13:26
  乡土化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乡土化景观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经验,任何有关乡土化景观的研究都会成为其发展过程的见证和记载。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乡土化景观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民风缺失,也使乡土聚落、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受到了破坏。保护乡土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乡土化景观的价值,是保护传统景观风貌、弘扬民俗文化、维护环境生态和景观设计发展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我们的景观设计富有人情味、接近生活、充满感情、属于其本身存在的土地,正确理解和把握乡土景观十分关键。 本文从总结乡土化景观的概念出发,挖掘乡土化景观的一般内容和特点。进而从江南地区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江南地区的乡土化景观构成内容,研究总结江南地区的乡土化景观及其特色。在研究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设计的方法,并通过浙江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乡土化景观规划实例,进一步分析说明。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乡土化景观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乡土化景观概述
    2.1 景观的概念
    2.2 乡土化景观的概念
        2.2.1 乡土化聚落和乡土化建筑
        2.2.2 乡土化景观
    2.3 乡土化景观的形成
        2.3.1 对自然的适应
        2.3.2 具有生产价值
        2.3.3 具有美学价值
        2.3.4 是总结和美化
        2.3.5 地域性特征和符号
    2.4 研究乡土化景观的意义
        2.4.1 乡土化景观适应生产的发展
        2.4.2 乡土化景观具有历史价值
        2.4.3 乡土化景观符合大众的需要
        2.4.4 乡土化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乡土化景观的构成
    3.1 理想环境模式的相关理论
        3.1.1 天人合一思想
        3.1.2 风水理论
        3.1.3 中国传统的景观概念――八景
    3.2 理想的环境模式构成
        3.2.1 理想环境的构成要素
        3.2.2 理想环境模式构成的影响因素
    3.3 乡土化景观的构成的自然因素
        3.3.1 气候
        3.3.2 地貌
        3.3.3 地质
        3.3.4 水环境
        3.3.5 土壤
        3.3.6 植被
    3.4 乡土化景观构成的人文因素
        3.4.1 干扰因素和改造因素
        3.4.2 构建因素
        3.4.3 民俗民风
        3.4.4 符号和象征
        3.4.5 宗教信仰
第四章 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的构成和特点
    4.1 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的构成
        4.1.1 自然景观
        4.1.2 聚落景观
        4.1.3 人文景观
        4.1.4 经济景观
    4.2 自然景观
        4.2.1 气候和季节景观
        4.2.2 地形地貌
        4.2.3 水系景观
        4.2.4 动植物景观
    4.3 聚落景观和人文景观
        4.3.1 江南乡土聚落景观
        4.3.2 人文景观
    4.4 经济景观
        4.4.1 农业景观
        4.4.2 渔业景观
        4.4.3 其他产业景观
        4.4.4 生产工具
    4.5 江南乡土化景观的特点
        4.5.1 与山水相结合,美如图画
        4.5.2 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4.5.3 田园风光
        4.5.4 人文化人性化
第五章 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设计实证研究
    5.1 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乡土化景观设计
        5.1.1 地理位置
        5.1.2 乡土资源分析
        5.1.3 乡土化景观规划
    5.2 水街乡土化景观设计
        5.2.1 现状景观概况
        5.2.2 规划基本原则
        5.2.3 乡土化设计重点处理策略
        5.2.4 水街民俗带
        5.2.5 山水合一景区
        5.2.6 总结
第六章 江南地区乡土化景观的解构和新乡土的建构
    6.1 时代发展中乡土化景观的解构
        6.1.1 道德价值体系的变化
        6.1.2 文化经济模式的变化
        6.1.3 交通方式的变化
    6.2 新乡土景观的建构
        6.2.1 乡土化景观的现实意义
        6.2.2 新乡土的内涵
        6.2.3 新乡土化景观构建的原则
        6.2.4 新乡土化景观构建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  华中建筑. 2005(04)
[2]寻常景观的诗意[J].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4(12)
[3]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 俞孔坚,李伟.  建筑学报. 2004(08)
[4]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J]. 张廷银.  文献. 2003(04)
[5]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 邹德依,刘丛红,赵建波.  建筑学报. 2002(05)
[6]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俞孔坚.  建筑学报. 2000(02)
[7]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J]. 姚红梅.  建筑学报. 1999(11)



本文编号:3679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79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