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地理社会网络应用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方法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1:13

  本文关键词:地理社会网络应用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方法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地理社会网络的构成、数据组织与分析,通过聚合社会网络、地理网络进行构造,并应用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首先调研现代物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地理社会网络优势,从认识上提出地理社会网络应用于物流的模型和框架。其次,从方法论上,构建地理社会网络复杂性和难点决定了必须采用G/S模式客户端聚合服务的理论与理念,进行社会网络和地理网络的聚合方法研究,解决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分离的问题。最后,在地理社会网络构建中进行了空间、关系、时间几个数据维度的推导,在地学组件开发上有效整合开源平台,对公共信息平台设计和实现。 地理社会网络,核心在于实现了空间、时间、关系的有效图层叠加。不仅是简单的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映像或虚拟,而且通过对地理对象的连接,消除了虚拟网络、社区、虚拟关系与现实中实物、人物、活动之间的隔阂,提供协同平台,与实物相连。重点是,这个特点天然符地符合物流所面对的人、空间、时间分离的状态。物流中时间、空间、人的概念对应仓储存储、输送、生产消费,信息化网络环境中,地理社会网络的应用能减少信息的孤立,与实物相连,实现更高程度的协同,从根本的概念、理念上出发解决问题。 应用方法上,通过多个服务的统一发布,实现终端设备、PC端、移动结点等客户端聚合服务,从而实现社会网络与地理网络在网际之间的网络聚合,构造出一个应用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地理社会网络。分析涉及到网络内部,或是在网际之间数据交互和操作管理的方式,G/S模式为客户端聚合服务统一了标准,利用了HGML的专业性、简易性、平台无关性等特点和优势。 网络聚合的实现中,一方面通过时空分析与关系分析进行数学抽象与推导,另一方面在软件架构上分别考虑到社会网络的构造与移动网络的组建,在它们之间实现了GSNA(Geographic Social Network Aggregation)层系统模型构造。根据多用户参与、基于网络多租户的情况,在应用模式上采用了SaaS方式,在地学组件的构造和设计上采用稳定开源的系统架构,使得不同的用户、用户组、企业用户在同样的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下协作。
【关键词】:地理社会网络 客户端聚合服务 网络聚合 GIS 物流 时空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01;TP3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问题分析与研究意义10-12
  • 1.2 发展与研究现状12-14
  • 1.2.1 地理社会网络的应用现状12-13
  • 1.2.2 物流信息化与物流现状13-14
  • 1.3 主要内容与方法概括分析14-16
  • 1.3.1 主要内容14-15
  • 1.3.2 条件15
  • 1.3.3 方法15-16
  • 1.3.4 难点16
  • 1.4 主要成果16-17
  • 第2章 地理社会网络17-30
  • 2.1 地理社会网络(Geosocial Networking)17-22
  • 2.1.1 数据17-18
  • 2.1.2 社会网络18-20
  • 2.1.3 移动网络20-21
  • 2.1.4 地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交互、网络聚合、连接21-22
  • 2.2 Aggregating 聚合模型22-24
  • 2.2.1 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22-23
  • 2.2.2 空间数据与社会性数据23
  • 2.2.3 物-物相连23-24
  • 2.3 通讯通道24-25
  • 2.4 物流关系:时空场景关系与协作25-30
  • 2.4.1 物流与时空信息25-26
  • 2.4.2 场景26-28
  • 2.4.3 协作28-30
  • 第3章 G/S 模式服务与应用30-40
  • 3.1 G/S 网络服务与访问模式概述30-34
  • 3.1.1 面向大众的地理信息平台NeoGeography31-32
  • 3.1.2 Geotagging32-33
  • 3.1.3 HGML(Hyper Geographic Markup Language)33-34
  • 3.2 客户端聚合服务34-37
  • 3.2.1 服务聚合的应用模式34-35
  • 3.2.2 特点与技术体系35-36
  • 3.2.3 物流信息平台36-37
  • 3.3 SaaS37-40
  • 第4章 框架、数据与计算推导40-52
  • 4.1 Framework40-44
  • 4.1.1 总体系统构成设计40-42
  • 4.1.2 地理信息服务框架42-43
  • 4.1.3 终端设备43-44
  • 4.2 服务组织44-48
  • 4.2.1 电子商务服务44-45
  • 4.2.2 仓储管理服务45
  • 4.2.3 运输管理服务45
  • 4.2.4 配送管理服务45-46
  • 4.2.5 位置监控服务46
  • 4.2.6 智能安防服务46-47
  • 4.2.7 通用辅助服务47-48
  • 4.3 数据抽象48-49
  • 4.4 基于存储方式的网络聚合计算与推导49-52
  • 4.4.1 活动模式49-50
  • 4.4.2 时空网络50-52
  • 第5章 数据与实现52-60
  • 5.1 数据资源与类型52-53
  • 5.1.1 数据类型52-53
  • 5.1.2 数据存储与操作53
  • 5.2 数据库53-55
  • 5.2.1 地理空间数据库53-54
  • 5.2.2 实时定位(移动网络环境)数据库54
  • 5.2.3 业务关系数据库54-55
  • 5.3 数据感知55-56
  • 5.4 实现效果展示56-60
  • 结论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6-67
  • 附录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海尔·乔德利;侯汉平;李令遐;;物流理论演化的历史考证与最新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苗放;叶成名;刘瑞;孔祥生;李康荣;徐松浦;张远红;;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与“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探讨[J];测绘科学;2007年06期

3 何凯涛;唐宇;刘书雷;;基于工作流的GIS服务动态聚合方法、技术体系和参考模型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兆磊;张雅琪;;现代物流企业网络组织结构探析[J];河北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5 刘书雷;刘云翔;唐宇;景宁;;基于工作流的空间信息服务动态聚合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7年03期

6 徐承志;许承瑜;钱铁云;;基于GIS系统的空间查询语言[J];计算机科学;2010年06期

7 郭旦怀;崔伟宏;;基于社会性软件和复杂信息系统的LBS服务体系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8 阮国祥;傅克俊;;现代物流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J];江苏商论;2010年03期

9 黄雯;王红;;基于复杂网络的社会性软件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年03期

10 瞿佳胜;刘洪星;;空间数据库概念建模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文锋;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共享[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薛辉;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刘长石;产业集群中物流一体化与运输协作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松;空间数据库空间关系的关键理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皓;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在Google Earth上的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黄于鉴;数字地球平台空间数据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郭毓东;第三方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4 程小恩;基于H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晓璐;基于LBS的物流管理系统[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地理社会网络应用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方法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99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