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理景观文化象征意义的生成过程——以“柳州八景”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0 13:13
本文关键词:边疆地理景观文化象征意义的生成过程——以“柳州八景”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学对地景的研究,既关注其"自然化"的过程,也关注其文化象征的呈现。作为边疆的一座小城,柳州直到唐朝才成为州治所在,得到帝国的重视和开发。"柳州八景"作为地方社会的一个集体表征,柳州的历代官员和文人对其作了详细的描写,逐渐呈现出"柳州八景"的文化价值。与其他八景相比,"柳州八景"在景观的选址、分类、命名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帝国对边疆的汉化、帝国在边疆统治的象征,同时,"柳州八景"也蕴含了人们丰富的情感和想象。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景 文化象征 社会空间 柳州八景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风景(英文为landscape,又译为地景1)作为一处美好的地点往往能吸引众多游人驻足,同时它也构成了地理上的一个结点(nodal points),空间上特殊的转换点。地理学者爱德华·索哲(Edward So-ja)将社会上特殊的结点定义为社会空间的聚焦点,这些结点通常出现在那些可以被辨认出来的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义孚;志丞;左一鸥;;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2 徐赣丽;朱国佳;;八景文化空间与八景诗画的文化遗产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方怡洁;;云南和顺地景中的国家象征民间化过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锐;;沉默与逃避——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风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钱丽芸;朱z
本文编号:465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6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