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苏北平原的捍海堰与淮南盐场历史地理考

发布时间:2017-06-24 07:02

  本文关键词:苏北平原的捍海堰与淮南盐场历史地理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宋范仲淹在苏北平原修建了捍海堰,阻挡了海水对苏北平原的侵袭,使得堤内土地得到开发。但是对于两淮的盐业生产来说,捍海堰阻断了盐场的海水来源,使得盐灶的生产受到影响。通过对宋代以后淮南盐场和捍海堰的相对地理位置考证,可以发现,宋代捍海堰建立之后,盐灶就已经搬迁到捍海堰东部,而非学界所认为的盐场在明代以后才东迁。明代以后,随着海陆变迁的加剧,盐场生产的盐灶都分布在远离捍海堰的沿海滩涂之上。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盐业史 苏北平原 捍海堰 两淮盐场 海陆变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S083) 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立项课题(ZSYW1403)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苏北平原由里下河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在历史上经过了巨大的地址变迁[1]9。对封建王朝经济最为重要的两淮盐场,就坐落在这一片区域中。两淮盐场东面濒临黄海,饱食渔盐之利,又苦于海潮频袭;西面内河水系发达,坐享转输之便,也不堪潴滞之扰。唐宋两代,官府多次在此处修筑捍海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申;盐城市境内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J];东海海洋;1989年03期

2 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J];地理学报;1984年02期

3 嵇超;范公堤的兴筑及其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4 凌 申;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J];海洋科学;2002年01期

5 潘耀;;浅识南唐《泰州重展筑子城记》[J];江苏地方志;2010年06期

6 凌申;范公堤考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周运中;;盐城在海中考[J];盐业史研究;2007年02期

8 凌申;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4期

9 凌申;;黄河夺淮与江苏两淮盐业的兴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01期

10 鲍俊林;;再议黄河夺淮与江苏两淮盐业兴衰——与凌申先生商榷[J];盐业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程立中;邢尉群;;曹操故里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蔡定益;肖绚;;景德镇瓷业崛起的茶文化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6 付先召;;唐朝后期颍州隶属变动及其对政局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孙佳;;韩愈量移江陵行迹初探——以沿途诗文为研究中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保宏彪;;唐肃宗兴复基地取舍于朔方和河西的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艳玲;;唐代茶叶经济发展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魏隽如;汤倩;;尧文化的发源地、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影响[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周运中;;战国秦汉时期人口大东流与淮盐产业兴起[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4 王栋;;浅析淮河洪涝灾害、入海水道与海岸稳定性[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于赓哲;;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张重艳;孙继民;刘宏安;;新发现唐史弘泉墓志铭试释[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8 白斌;张伟;;古代浙江海洋渔业税收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9 陈玮;;中古胡系民族之流动——对公元5~10世纪宁夏区域粟特人的历史考察[A];历史学的省思与展望——第三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严耀中;;解析《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祠庙[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良;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伟;清代福州府列女群体角色管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一敏;9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厉复超;隋唐时期淫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晶;唐代五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申;盐城市境内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J];东海海洋;1989年03期

2 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J];地理学报;1984年02期

3 潘凤英,石尚群,邱淑彰,孙世英;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古地理演变[J];地理研究;1984年03期

4 嵇超;范公堤的兴筑及其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5 申洪源,朱诚;盐城地区东汉至明代古水井变化与海面波动NSH[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3期

6 庞家珍,司书亨;黄河河口演变——Ⅰ.近代历史变迁[J];海洋与湖沼;1979年02期

7 虞志英;中国海岸河口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J];海洋科学;1982年03期

8 凌申;黄河南徙与苏北海岸线的变迁[J];海洋科学;1988年05期

9 凌 申;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J];海洋科学;2002年01期

10 袁zN;黎忠义;;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柴静;宋代两淮地区的水利和漕运[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关键词:苏北平原的捍海堰与淮南盐场历史地理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77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