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遗址公园的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典型遗址区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学者对遗址区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的理念已有大量的讨论,但对于其具体遗址区,特别是大遗址区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研究相对较少,该文针对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遗址保护和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依据体验经济理论、原真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以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文化体验旅游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做了SWOT分析,构建了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模式,在模式的基础上对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文化体验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景区开发的六大提升策略。论文预期成果是,在确保遗址可持续开发的前提下,构建完整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并通过对大明宫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提出有效提升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的策略。结论在于从文化体验的视角,阐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新型的开发模式,旨在顺应现代社会旅游市场趋势和游客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体验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的体验经历。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公园 文化体验旅游 旅游开发模式 提升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国家政策聚焦大遗址保护区10
- 1.1.2 市场趋势聚焦文化旅游融合10
- 1.1.3 旅游研究聚焦遗址开发利用10-11
- 1.1.4 西安旅游发展聚焦大明宫片区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实践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3.1 文献综述法13
- 1.3.2 深度访谈法13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13-16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6-31
- 2.1 遗址公园概念及其特点16-18
- 2.1.1 遗址公园的概念辨析16
- 2.1.2 遗址公园的特点16-18
- 2.2 文献综述18-29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8-23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23-29
- 2.3 理论基础29-31
- 2.3.1 体验经济理论29
- 2.3.2 原真性理论29-30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30-31
- 3 国内外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借鉴31-36
- 3.1 国内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借鉴31-33
- 3.1.1 遗址博物馆32
- 3.1.2 遗址公园32
- 3.1.3 遗址历史文化园区32-33
- 3.2 国外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借鉴33-36
- 4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现状与开发条件分析36-43
- 4.1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现状36-39
- 4.1.1 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况36
- 4.1.2 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发过程36
- 4.1.3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现状调查36-39
- (1)文化深厚,提炼不足37
- (2)产品丰富,体验不足37-38
- (3)功能完善,配置不足38-39
- 4.2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39-43
- 4.2.1 旅游资源分类39-41
- 4.2.2 旅游资源特性分析41-42
- 4.2.3 旅游体验市场分析42-43
- 5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43-51
- 5.1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核心要素分析43-46
- 5.1.1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资源要素43
- 5.1.2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形象要素43-44
- 5.1.3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价值要素44-45
- 5.1.4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情感要素45-46
- 5.2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46-51
- 5.2.1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资源整合模式47-48
- 5.2.2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品牌塑造模式48-49
- 5.2.3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价值提升模式49-51
- 6 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提升策略51-59
- 6.1 资源整合提升策略54
- 6.2 品牌塑造提升策略54-55
- 6.3 价值创造提升策略55-56
- 6.4 产品创新提升策略56-57
- 6.5 服务优化提升策略57
- 6.6 管理再造提升策略57-59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59-61
- 7.1 结论59
- 7.2 研究启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2 吴信值;;黔西南州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SWOT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12期
3 范春;;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J];人文地理;2009年02期
4 ;海豚会创会会长[J];经理人;2013年04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新国;杜浩;曹凯;;探索大城市周边乡镇休闲体验旅游发展路径——以海门市临江镇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2 龚永新;;茶乡体验旅游的内容及发展对策建议浅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3 张跃西;;民族文化总部与体验旅游协同发展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财经大学 罗X 李怡;体验旅游的经济学思考[N];光明日报;2010年
2 王学文;体验旅游方兴未艾[N];中国交通报;2000年
3 王浒;选乘新型客机倡导体验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项涓 罗业;体育体验旅游魅力无限[N];中国体育报;2012年
5 记者 周怀立;致力创造现代科技型体验旅游[N];湖南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张庆如;把乡村体验旅游打造成特色品牌[N];益阳日报;2008年
7 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陈心宇;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N];西安日报;2013年
8 陈攀邋方世敏;镭战运动:体验旅游的新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肖英杰;山海关将建主题体验旅游区[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记者 刘桂丹;灌阳将大力发展绿色乡村体验旅游[N];桂林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方之;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杨晓云;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宏霞;长沙城郊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晓燕;体验旅游购物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鹤;乡村体验旅游及其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肖飞;武胜县秀观湖旅游区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解笑阳;欠发达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明;三星堆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钟丽红;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李琴;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体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8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