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到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07-28 16:24
本文关键词: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到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摘要】:作为20世纪70年代社会广泛流行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迅速的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后现代主义也不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并且无法走向统一的定论,学者对它的意义缺乏一种广泛的共识。西方的许多学者都参与到对后现代的批判和争论中,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理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戴维·哈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其它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理论并不相同。透过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以及其它学者对后现代的看法,哈维以文化的视角来描绘后现代主义,但他认为只是从文化方面来审视后现代主义,对于后现代主义分析并不够细腻、完整。于是他从文化后现代主义转向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上拓展开来,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更广泛的批判理论框架内引入空间。以地理学的视角,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空间的方式来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深层根源。他认为正是因为我们对时间和空间体验的改变,特别是我们对空间体验的改变,才导致向后现代的转折。他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元理论引入地理学之中,开掘了一条通往后现代世界独特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路径,一种以地理学的视角去理解后现代主义转折的深层根源。 文章主要研究戴维·哈维为何会从文化的视角转向以地理学的视角看待后现代主义,分析哈维是如何运用地理学以空间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从而丰富对后现代主义不同视角的研究。探讨戴维·哈维是怎样运用时间和空间变幻的角度去分析和阐释后现代现象。他是如何将空间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地理学,针对当前的文化变迁,从社会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地理学唯物论解释。在分析整理戴维·哈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探索其在西方社会的地位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研究哈维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第一部分阐释哈维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到地理学后现代主义转变,重点分析了为何哈维从一开始以文化的角度转向以地理学的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原因。以及探讨他向地理学后现代主义转变的根源。 第二部分阐释哈维的空间经济的生产、时空压缩、后现代历史地理维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论述哈维的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地位。分析哈维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现代地理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并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后现代化”,通过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来揭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空间背后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最后分析哈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对我们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所在。
【关键词】:文化 空间 地理学 后现代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一、引言8-9
- 二、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到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转变9-21
- (一) 哈维的文化后现代主义9-11
- (二) 哈维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向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转变11-14
- (三) 哈维向地理学后现代主义转变的根源14-21
- 1. 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向的深层根源14-18
- 2. 从文化后现代主义向地理学后现代主义转变的原因分析18-21
- 三、戴维·哈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21-30
- (一) 空间经济的生产21-23
- (二) 独特的表达:时空压缩23-26
- (三) 后现代:历史地理的维度26-27
- (四)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27-30
- 四、戴维·哈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地位30-39
- (一) 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现代地理学30-32
- (二)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后现代化"32-36
- (三) 哈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意义36-39
- 五、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3-44
- 致谢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高飞乐;;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发展轨迹[J];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3 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王金岩;吴殿廷;;城市空间重构: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5 景天魁;邓万春;;发展社会学的时空视角[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孙萌;;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7 刘元琪;全球化和个体——评大卫·哈维的《希望的空间》[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05期
8 L.杰泽斯基 ,陈晖;空间政治学——评《后现代地理学》和《后现代性的条件》[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9 巨澜;;哈维城市空间理论述评[J];黑河学刊;2009年02期
10 贾洁;;后现代主义的空间寓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584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8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