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高等建筑教育杂志社官网,高等建筑教育期刊,高等

发布时间:2016-07-13 10:00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等建筑教育杂志社官网,高等建筑教育期刊,高等


  刊名: 高等建筑教育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主办: 重庆大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5-2909

  CN: 50-1025/G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高等建筑教育

  创刊时间:1985

  高等建筑教育杂志社/杂志简介

  《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双月刊)1985年创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动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高等建筑教育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49;总被引频次:1302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83;综合影响因子:0.352

  高等建筑教育栏目设置

  教育研究、课程教学、电化教学、实践教学、高校管理、建筑与人文。

  高等建筑教育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000字。研究简报(含图、表)应限在3000字以内。论文必须包括(按顺序):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注明所在地)及邮编、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层次标题连续编号,为“1”“2.1”“3.1.2”等,左顶格)、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该文属于何种基金资助项目(注明基金号)。

  2.摘要要求写成报道式摘要,字数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及结论。研究目的用一句话概括即可,研究结果和结论必须详细、具体。

  3.英文摘要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注明所在地及邮编)、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摘要撰写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码](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月,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5)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7)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al”;书写外文作者或编者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

  5.文中图、表应择必要的、不要太多,分别应有图题、表题,并连续编号;图形墨色要黑、线条均匀,大小适中;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必须留出插图和表的位置;图片文件为*.tif格式,图中文字需在*.tif文件中重新输入,,以保证清晰度。

  6.具体排版请到作者园地中下载投稿模版,按照模版要求处理。

  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蕴涵探究——“山水城市”发展的核心思想 张茜;曹磊;(5-8)

  中国传统建造管窥 马立;(9-12)

  校园建筑与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 古今;魏泽英;吴建敏;(13-16)

  走出建筑结构教育的困境——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体系的重构 陈朝晖;龙灏;廖旻懋;文国治;王达诠;(17-22)

  民族院校基于“应用创新”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覃丽坤;孙建刚;隋惠权;王振;高凌霞;(23-25)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刘志勇;姜慧;牛鸿蕾;(26-29)

  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思考 苏波;(30-32)

  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江学良;胡习兵;陈伯望;范云蕾;(33-39)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谢启姣;(40-4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朱永英;陈昌平;桂劲松;郑艳娜;(44-47)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培养 高彦斌;(48-50)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杨光;郑鑫;刘金云;郭巍;(51-54)

  普通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探索 倪振强;(55-57)

  面向不同力学基础学生的土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夏红春;(58-62)

  弹性力学教学中数学与力学问题的美学探讨 刘章军;雷进生;(63-67)

  结构力学位移法解题难点及教学对策研究 徐丰;白桃;黄民水;周麟;(68-72)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余卫华;王正中;蔡坤;(73-75)

  针对钢结构教学具体问题的探讨与实践 邓海;(76-78)

  桥梁结构电算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徐略勤;(79-8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杨璐;张文学;(83-86)

  面向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 赵睿;(87-91)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建构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 成斌;刘虹;(92-95)

  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许建和;宋晟;严钧;(96-100)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徐文英;(101-10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双语教学思考与探索 余薇薇;陈士凌;陈垚;(106-109)

  工业通风课程防排烟通风内容教学方法探讨 刘春花;(110-113)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边晶梅;孙集僮;周超;(114-118)

  基于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探讨 齐东春;刘章军;雷进生;郭永成;(119-122)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水平的思考 邓华锋;李建林;王乐华;王宇;(123-126)

  钢梁整体稳定教学实验装置改进设计 郭小农;秦朗;黄玮嘉;王伟;(127-13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配套课程建设与效果调查 周翔;李峥嵘;李铮伟;(131-135)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考核方法的研究 刘赞群;(136-139)

  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重庆科技学院2014届 孙毅;黄林青;朱浪涛;(140-144)

  “比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孙亚丽;曹冬梅;方建平;(145-147)

  心理解析性教学在工程实践课程中的佳效 王宁;解本铭;张润峰;(148-150)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现状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李方元;吴培峰;王达磊;(151-154)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双螺旋耦合模式 张文海;(155-158)

  水工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的控评机制 徐镇凯;黄海鹏;黎良辉;魏博文;刘成林;(159-161)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模型构建初探——以浙江省6所高校为例 高路;杨云芳;(162-166)

  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与本科院校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分析 刘镇;周翠英;(167-170)

  基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服务业就业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梁平;焦建美;(171-177)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0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