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04年
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
李德龙
【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是清代贵州的民族文献——《百苗图》,重点探讨的是清光绪年间成书的《黔南苗蛮图说》中所记载的有关贵州八十六种“苗蛮”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 这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极为罕见。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八:1、《百苗图》在国内外的收藏与研究状况。这部分最为全面系统地收集与整合了国内外有关《百苗图》收藏与研究的信息。2、《百苗图》类文献的渊源。本文是第一个将《百苗图》类文献的起源追溯到南朝梁元帝时期的成果。3、《黔南苗蛮图说》的版本、作者与成书时间考证。这部分考订《黔南苗蛮图说》编写、绘制、刻印的背景和时间以及作者桂馥的情况。4、《百苗图》及其清代文献关于贵州“苗蛮”种类记载状况的研究。本部分列举了各种文献中关于贵州“苗蛮”种类的划分情况。5、《黔南苗蛮图说》中关于“苗蛮”种类的划分原则与方式的探讨。6、清代贵州八十六种“苗蛮”的民族属性识别。这部分根据文献记载和民族学的调查研究初步对86种“苗蛮”的民族成分进行了识别。7、《黔南苗蛮图说》中关于“苗蛮”“叛乱”记载疏证。主要梳理了清前期的几次“苗蛮”起义。8、《黔南苗蛮图说》所反映的清代的生产活动和文化风貌。重点探讨了贵州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互相渗透的生产方式以及各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活。以上大部分内容是目前国内外无人研究的新成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奇岩;;贵州未识别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成因[J];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鹏;;汉武巡边与相如大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吴青;郑和兵;;黔東南苗族婚俗文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3 沈穷竹;;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世友;;明朝对乌江流域的治理方略与民族政策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牛云峰;;乌孙故地的研究述评[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何圣伦;石雪;;苗族生命伦理观与苗族和谐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于秀萍;;明清时期沧州武术兴盛原因述略[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唐晓峰;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9 杨东晨,杨建国;论先秦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和文化[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10 杨东晨,杨建国;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刘芳;;客家人与苗族等族群“二次葬”的比较研究[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乌云高娃;地名翻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姜茂坤;中国共产党与建国以来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6 熊华娜;从苗文化原型到“人性的神庙”[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丽娟;辽述律后史迹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文妮;新世纪新阶段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才贵;《黔苗图说》与民族识别[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2 古永继;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3 古永继;;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4 吴安毕,柯震豪;贵州待识别民族人口的初步分析[J];人口研究;1992年04期
5 岳文钊;贵州多元文化形成初探—简析历史上的五次移民对贵州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黎 铎;融而未合 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波;贵州民居 吊脚楼[J];当代贵州;2004年04期
2 张羽琼;论两宋时期贵州区域文化的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3 程昭星;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变化及少数民族的觉醒[J];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4 张永国;贵州民族史研究(五)[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陈晓光;浅议当代贵州油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张顺发;;杜琢章在贵州[J];郭沫若学刊;2007年01期
7 于彤;刘显世接管贵州中国银行有关史料选[J];历史档案;1984年02期
8 傅汝吉;说长论短扬长补短——对贵州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瞭望;1987年35期
9 刘河;;谈郎葆辰的《黔中杂咏十首》[J];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01期
10 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J];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相;;论贵州行省的建立对促进城镇建设及发展的重大意义[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洪星;;抓住机遇着力开发贵州人文历史资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谢继石;;试论“贵州模式”的新发展[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4 余恒;;明代贵州妇女军政实践的社会背景分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王多明;;策划成就开发 开发推进策划——兼论开发贵州的策划及策划书写作的辩论关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朝阳;刘玉平;叶霖;皮道会;;有关贵州成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钧儒;谢一;;开放兴黔——贵州崛起的必由之路——明代贵州经济发展的一点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8 范同寿;;明清之际的贵州经济发展与历史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李青;;对贵州流动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建曾;;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磨合、调适——以奢香事件为例[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冰尘;[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向庆荣;[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3 本报通讯员 潘崇卿 陈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陈廷元 杨杰;[N];贵州日报;2005年
5 通讯员 贵组;[N];中国人事报;2006年
6 干江东;[N];贵州日报;2006年
7 印兴阳;[N];贵州日报;2006年
8 杨春凌;[N];贵州日报;2006年
9 王化平;[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宋延涛;[N];经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龙;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张国平;贵州典型矿山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朱书法;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刘启明;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6 李瑞玲;贵州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其空间地域分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7 毛凤显;贵州和邻近地区山羊品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与考力代羊体重等性状的遗传连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8 秦松;贵州烟区营养环境与烟叶质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9 蒋太明;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俐;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技术与示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功轩;贵州坡岗自然保护区与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陆生贝类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永东;中铝贵州分公司员工工作满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宋奕;MPLS VPN及其在贵州电力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林玉成;贵州钩虾属(Gammarus)分类学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分析(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钩虾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谋军;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黎国玉;现代人的旅游理念与贵州喀斯特旅游产品设计[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石绍锋;贵州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孙志强;贵州双阳通用航空公司的竞争战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周青;贵州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本文关键词: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