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武器装备采购中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07:08
【摘要】: 武器装备作为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武器装备采购作为武器装备获取的根本途径,在武器装备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器装备采购环境是否健康,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机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武器装备采购工作的质量和部队战斗力的生成。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武器装备一直是国家投资,定点研制,基本上不存在竞争,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容易出现进度拖延,指标下降、经费上涨现象(简称“拖、降、涨”)。21世纪初,十大军工集团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的相继成立,为武器装备采购实行市场化竞争格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简称:“四个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成为新世纪武器装备采购发展的方向。 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武器装备采购中还存在着“拖、降、涨”现象和“四个机制”建设不足等问题,站在军方的视角,围绕武器装备采购市场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合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设计出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旨在为武器装备采购政策制定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论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①武器装备采购驻厂军代表质量监督激励机制研究。针对武器装备采购方代表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有时存在道德风险和不作为的情况,建立了基于军代表质量监督特点和监督绩效的武器装备质量监督委托代理模型,并在信息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情况下,设计出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军代表在质量监督过程中选择对军方最有利的行为。 ②武器装备研制费用补偿激励机制设计。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研制采购经费激励军工企业参与研制竞争,尽好尽快地研制出性能优良,价格适中的武器装备。通过着力分析激励武器装备研制的有效杠杆——研制费用补偿率,建立起武器装备研制费用补偿模型,给出了能使企业按照军方所期望的投入规模进行武器装备研制的最优补偿比率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③基于质量跟踪的武器装备装配系统激励机制设计。考虑如何运用有效激励机制和科学检测方法对武器装备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和监督,以保证武器装备的生产质量。通过建立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武器装备装配系统质量跟踪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武器装备总装厂和配套件供应商在自利行为驱使下,按双方事先约定的质量水平进行武器装备成品和配套件生产,最大化武器装备装配系统和军工企业的利润。 ④武器装备配套供应商选择与采购数量分配研究。主要是出于对武器装备配套供应商安全稳定或单个配套供应商供应能力不足的担心,考虑如何从众多的配套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配套供应商,并合理分配配套数量。通过建立一种多资源的2阶段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可以有效帮助军工企业选择产品质量、交货期、技术水平等符合要求的配套供应商,并合理分配采购数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军工企业的采购成本。 ⑤武器装备配套供应商质量监督和激励。针对武器装备配套件逐渐市场化的情况,考虑如何对配套供应商进行质量监督和相应的激励。通过建立军工企业与配套供应商质量监督模型,指出军工企业与驻厂军代表要根据配套供应商弄虚作假所获收益情况、检查监督难度和惩罚大小等因素,调整监督检查方式。同时,通过推行优质优价、优质优量,将会有效提高配套厂家的积极性。 论文具有以下创新: ①建立了基于军代表绩效和外部环境因素的质量监督博弈模型,提出了军代表参与武器装备采购质量监督的激励机制。 本论文结合军代表工作实际,在综合考虑军代表工作能力水平、检查监督频次等影响军代表工作绩效的特质因素和外部随机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武器装备采购过程中军方与军代表之间委托代理模型。该模型在一般绩效模型基础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细化努力绩效,把军代表监督频次,技术能力一并考虑进去;二是对于外生不确定因素对绩效影响进行细化,给出一定的影响系数;三是把外生变量具体化为军品外贸订货量,考虑其对军代表工作绩效的影响。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表明对激励军代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②建立了基于质量跟踪的武器装备装配生产质量监督博弈模型,提出了基于质量跟踪的武器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质量控制激励机制。 本论文区别传统武器装备制造中对外购配套件质量监督一般采用事前检测和监督的方式,对所外购配套件不入库检测,只进行质量跟踪。当最终生产出的武器装备出现质量问题时,由军工企业先行对军方作出相应的赔偿,然后由独立第3方(军代表)对武器装备进行质量跟踪,找出质量问题责任方,让其承担相应质量责任。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配套件厂商对配套件质量把关动力不足,以及虽然是外购配套件出现质量问题却容易让军工制造企业承担较重质量责任的状况。同时,减轻了军工企业和军代表质量监督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武器装备质量,并有助于最大化武器装备装配系统和军工企业本身的利润。 ③建立了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提出了一种选择武器装备配套供应商并在其之间科学分配配套件采购数量的方法。 目前对于武器装备配套供应商的选择方法研究较少,且大都是定性化的研究。本文建立了一种多资源的2阶段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分别用熵系数模型确定配套供应商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用TOPSIS模型排定方案优劣次序;然后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确定采购数量在入选供应商之间的分配,既真实地从产品质量、交货期、技术水平等情况刻画了配套供应商选择的实际情况,又有效帮助军工企业选择符合要求的配套供应商,并合理分配采购数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E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政工团齐抓 创军工企业辉煌——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先进事迹[J];当代贵州;2011年19期

2 许嵩;钟庭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军工企业国际竞争与合作[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3 刘玫;;国防军工企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科学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4 向先登;张翠芳;肖寒霜;;控制权、公司治理与国防军工产权改革[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胡圣祥;陈先智;卫明安;;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军工上市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6 杜浩;;小微波 大人生——记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文斗[J];党的建设;2010年11期

7 刘群;吴文俊;;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国防工业价格规制[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8 解大军;黄戈;;外国军工动员应急科研的特点及作法[J];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09期

9 邱星洪;;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金融经济;2005年18期

10 高原;;编者寄语[J];国防制造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王涛;卓文友;贾伟军;董宇环;;维护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构建军工企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司存新;;军工企业市场管理体系运行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尹芳;;股份制改造是军工企业做大做强有力保障[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温晋华;李向东;连拥军;;科索沃战火引发的思索——谈国防军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张瑞;;论军工企业如何面对市场经济[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熊晓元;;WTO与军工企业的战略选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刘成功;庞洪峰;;对军工企业文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8 钱健民;;军工企业要为西部开发作出新贡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周节;;“强”文化铸就军工企业文化之魂[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10 修立军;王洁刚;侯秀峰;强雁;;军工企业知识产权及保护[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卓;美军工企业“钱多得不知往哪投”[N];中国国防报;2008年

2 本报专稿 木泉;中国军工企业向全球招聘高管[N];世界报;2009年

3 湘潭军分区参谋长、参谋 李立田 董雀勇;浅谈军工企业如何科学发展[N];湖南日报;2009年

4 湖南省国防科工办党组书记、主任 罗月林;湖南军工企业内部活力显著增强[N];湖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晁毓山;我国军工企业成长沃土呈现多样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齐小英;军工企业西安北方庆华逆势而上[N];陕西日报;2009年

7 润晖投资 郑贤玲;军工企业成长空间巨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姜国华 特约记者 杨先炎 刘建强;扮靓三军将士容颜 展示军工企业风采[N];中国纺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陆洲;资本市场打开军工企业成长空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科讯;参加军工企业上市研讨[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双海军;武器装备采购中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张颖南;军工企业军民一体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继翔;我国国防军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富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李晓梅;基于供需网的汽车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及协同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李晓萍;超市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高德罡;晚清军工企业管理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毋涛;面向军工企业大批量定制生产的知识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茂林;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精益物流运作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姜建华;基于敏捷化供应链模式下产品创新的供应商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田;我国军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2 曹继朋;军工企业整体上市模式与政策建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蔡晓军;成都军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孟国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朱革红;军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吴宗波;军工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江志娟;基于BP神经网络和合作博弈的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刘璞;我国上市军工企业股权融资效率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娜;基于分散化收益的供应商数量选择和订货量分配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赵刚;敏捷供需链管理及其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33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33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