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菲律宾反美军基地的社会运动研究:缘起、过程与绩效

发布时间:2020-05-05 15:40
【摘要】: 驻菲律宾的美军军事基地问题,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菲美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1991年菲美对基地地位进行谈判之后,菲参议院否决了继续延长美军基地的协议,从而真正实现了菲律宾的主权独立。 关于这一事件的现有研究文献,多是从现实主义角度和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分析,很少有深入研究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社会因素对这一事件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社会层面因素的分析与强调,以补充把国家作为单一理性行为体的分析模式的不足。本文结合社会学的社会运动理论模式,从菲国内政治过程中的社会运动视角,来考察反基地社会运动如何对菲律宾政府的美军基地政策施加压力,并最终实现其运动目标,终止了美军基地在菲律宾的存在。 本文以国家—社会关系为总的分析框架,从社会变迁、社会—政治结构、运动话语三个层面,分析各个要素如何推动菲律宾反基地社会运动的发生与发展,进而分析反基地社会运动如何对菲美两国在美军基地条约的续约谈判及菲参议院表决过程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此外本文还通过对菲律宾、日本和韩国三国的反美军基地运动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社会运动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及局限性。最后本文对不同条件下社会运动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并对未来反基地社会运动在日韩的可能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图文】:

成员,团体,社会运动,阶级


经过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各社会阶层,特别是中产阶层获得了自己组织。相对于以前以阶级为单位的斗争,新的社会运动形态已初现雏形:以议向,各个分散的小团体组成联盟,并以影响立法者为目的。这是一种弱的合,组织成员数目不多,可能属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但基于共同的认同感,,展了同志之友谊,彼此之间是平等关系而非传统组织的上下等级制。些团体多是“议题导向”(Cause一oriented)的志愿团体,当特定的,大出现,就会出现一个政治参与的模式:市民们通过许多自愿团体动员起来,达他们的政治意愿。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单一议题导向联盟,由不同的政和很多由商人和中产阶级领导的自愿团体组成,联盟成员数目和联合的程题性质而有所不同。社会运动的经验与能量的积累,成为了后来的反基地前因,使之后的反基地运动拥有强劲活力。此外,1986年第一次人民力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E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细定;;菲律宾农村贫困问题初析[J];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03期

2 申殿宝;;略谈科·阿基诺执政特点[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3 荣小民;;回忆罗慕洛[J];国际展望;1989年15期

4 张正纲;;菲律宾总统府——马拉卡南宫[J];世界知识;1993年10期

5 山浦雄三 ,邵鸣;菲律宾基础产业的扶植及其课题[J];南洋资料译丛;1997年01期

6 胡恒富,崔运武;论菲律宾的政党政治[J];思想战线;1998年09期

7 丁胜;;菲律宾大选 影帝成总统[J];世界知识;1998年12期

8 陈占杰;菲律宾:完全复苏尚需时日[J];了望;2000年31期

9 海潮;美菲联合军事“演习”成了反恐战[J];国防科技;2002年04期

10 潘正秀;亲历菲律宾的五次军变[J];党史纵横;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Lilia M.Reyes;;菲律宾——一个成功的地方医院减灾计划[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翟淑芬;姚立军;;菲律宾火山灰[A];第七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3年

3 蔡和协;;欢迎菲律宾王宏榜先生故地重游光莅吟社(排律)[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4 韦伟;赵大鹏;石耀霖;;日本西南火山区三维地震成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包茂宏;;菲律宾的民族问题[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欧耐斯脱·阿高尼·马丁;王瑞祥;;菲律宾的鸭蛋生产和加工[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7 青山;;亮丽的美属菲律宾大中小“比索”银元[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施雪琴;;西班牙时期菲律宾天主教宗教节日的文化特征与功能嬗变[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菲律宾农机市场现状与前景[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四集)[C];2006年

10 许林兵;黄秉智;;菲律宾香蕉出口基地考察报告[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热带果树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瑾;菲律宾政局趋稳阿罗约为士兵加薪建房[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张建松 姜卫红;菲律宾:倾力回归世界旅游版图[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刘畅;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杜亚雄;三种宗教 三种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陈令玉;菲律宾3G网络覆盖率向80%进军[N];国际商报;2007年

6 记者 吴建明;市领导会见菲律宾客人[N];闽东日报;2007年

7 ;孙钢副局长会见菲律宾旅游部副部长新任菲律宾驻华大使[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孙笑天;菲律宾将向韩国出口蔗糖[N];国际商报;2004年

9 菊文;我国蔬菜获得菲律宾市场准入[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10 ;菲律宾反对派曾策划5月政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爱;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与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2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殖民扩张与宗教调适[D];厦门大学;2004年

3 沈红芳;东亚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郑伟;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唐颖;东盟五国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闫喜武;菲律宾蛤仔养殖生物学、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7 王勤;全球化时代的东南亚经济[D];厦门大学;2005年

8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9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菲律宾反美军基地的社会运动研究:缘起、过程与绩效[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杨宏云;菲律宾初级产品的出口与美国对菲律宾贸易政策的演变:1898-1941[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静;后冷战时期菲律宾穆斯林分离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汪春杰;冷战初期美国对菲律宾的干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君;19世纪后期菲律宾华侨社会变化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陈满琪;菲律宾华文教师教学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志华;美菲同盟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黄智钦;关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中菲关系的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650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50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