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22:10
【摘要】: 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激励机制是指,政府、军方为了实现装备保障的军民一体化,所采取的可调动企业积极性,并约束企业行为的对策框架。从理论上讲,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激励机制应当考虑三个因素:产权激励、专用性投资激励、逆向选择的克服。产权激励的本质是明晰产权和降低制度成本,这是在目前我国环境下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装备保障领域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办法。专用型投资激励的作用在于降低资产专用性给企业带来的损害,消除企业参与装备保障的顾虑,达到激励微观主体的作用。而克服逆向选择则要激励企业传递真实信息,解决军方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防止装备保障市场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 分析完激励机制的三个因素之后,可看出这三者对激励机制的支撑作用和其中的层次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激励机制的要素构成、层次构成、激励过程、激励机构进行了设计。之后,从法制建设、经济杠杆、信息技术等方面构建运行平台,同时提出绩效分析思想和方法,保证激励机制的良好运行。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E25
本文编号:2698690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E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选挺;刘云;;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04期
2 姚友寿;;对当前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3 杜人淮;;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一体化的政策选择[J];军事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4 俞志千;朱珍华;陶有胜;冯文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军民兼容保障体系的构建[J];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秦婧;;资产专用性对装备采办的影响及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6 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1期
7 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S1期
8 何伊凡;;民间“军火商”狭路求生[J];中国企业家;2006年11期
9 库桂生;;排除各种障碍 加快军民融合[J];中国军转民;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贵彬;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其法;国防科研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曹驭日;国防科研投资的制度成本问题探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刘军;军事装备保障外包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8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9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