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建设绩效评估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5:46
随着新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颁发,基层连队建设“五条标准”的确立,以及“双争”活动(争当优秀士兵、争创先进连队)在基层连队中的广泛开展,基层连队建设的评估工作成了备受各级领导机关及广大官兵关注和重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但由于基层连队建设绩效评估的特殊性,这长期以来对基层连队建设的评估往往以软评估(定性评估)为主,以领导评估为主,以重要事件的影响为主,难以形成公平公正的高质量评估结果,影响了基层官兵思想的稳定和工作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在基层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基层建设的发展。论文以解决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建设的绩效评估问题研究为主题,期望建立一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方法,为解决目前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问题提供思路,具体而言,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研究了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分析了构建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构建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两个步骤——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初始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混合高斯模型优化评估指标体系,这两个步骤把经验统计和数理分析相接起来,使得所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既有定性分析支持,也有定量分析的支持。 第二,研究了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全面分析了陆军集团军基层连绩效评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层次交互式过程的评估指标定权方法,使得评估过程从单向命令式过程,走向双向协商式过程,增加评估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第三,研究了陆军集团军基层连队绩效评估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面向模糊偏好关系的评估信息的预处理方法,把各种评估信息转换为预处理为模型偏好关系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偏好关系矩阵求解各个评估者对在单个评估指标上的评估值,然后根据单指标评估值和指标权重计算组合指标的评估值和最终综合评估值。基于基层连队绩效评估服务于基层连队未来建设的需要,分析了评估效果的展示方式,提出了运用雷达图模型表示评估结果。 最后,应用研究。结合作者部队基层连队绩效评估实际问题,运用上述方法对4个基层连队的绩效进行了评估。
【学位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E224
【部分图文】:
图 5.2 红一连绩效评估的雷达图在图 5.2 中,实线表示对评估对象绩效的当前评估,而虚线是对比较对象绩当前评估(即渡海英雄连的绩效评估结果),而点划线所表示的是评估对象次的评估。(1)连队红一连的当前绩效评估表明:在四个连队中,该连队绩效在整体于平均水平;该连队组织工作处于平均水平,干部工作、思想教育和保卫工于较高水平;在四个连队中,该连队装备工作和军事训练处于平均水平;在连队中,该连队作风养成和安全防事故处于较高水平;在四个连队中,该连勤建设水平处于较差水平,装备保障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另外,红一连的当效评估还表明:评估对象的绩效评估不均衡,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和正规化建面的绩效评估较好,而装备训练和综合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估相对较差,所以对象后续改进工作的重点是加强装备训练和综合保障方面的建设。(2)渡海英雄连一直是某部的“标杆”,是所有连队的榜样,红一连和渡雄连的比较可以看出红一连的差距,红一连当前绩效和渡海英雄连的当前绩比较表明:渡海英雄连各方面的评估结果都不低于红一连的评估结果,红一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3455
【学位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E224
【部分图文】:
图 5.2 红一连绩效评估的雷达图在图 5.2 中,实线表示对评估对象绩效的当前评估,而虚线是对比较对象绩当前评估(即渡海英雄连的绩效评估结果),而点划线所表示的是评估对象次的评估。(1)连队红一连的当前绩效评估表明:在四个连队中,该连队绩效在整体于平均水平;该连队组织工作处于平均水平,干部工作、思想教育和保卫工于较高水平;在四个连队中,该连队装备工作和军事训练处于平均水平;在连队中,该连队作风养成和安全防事故处于较高水平;在四个连队中,该连勤建设水平处于较差水平,装备保障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另外,红一连的当效评估还表明:评估对象的绩效评估不均衡,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和正规化建面的绩效评估较好,而装备训练和综合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估相对较差,所以对象后续改进工作的重点是加强装备训练和综合保障方面的建设。(2)渡海英雄连一直是某部的“标杆”,是所有连队的榜样,红一连和渡雄连的比较可以看出红一连的差距,红一连当前绩效和渡海英雄连的当前绩比较表明:渡海英雄连各方面的评估结果都不低于红一连的评估结果,红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福庭,陈文革;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演进及启示[J];企业经济;2004年04期
2 亓莱滨 ,张亦辉 ,郑有增 ,周朋红 ,杨云;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2期
3 张毅;;因子分析在大学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璐,包革军,王雪峰;综合评价中一种新的指标选择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01期
5 张静;企业绩效评估的有利工具——关键业绩指标法[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4年05期
6 李阿勇;;洞析KPI[J];天津经济;2003年04期
7 邱东,汤光华;对综合评价几个阶段的再思考[J];统计教育;1997年04期
8 梁樑,王国华;多层次交互式确定权重的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9 俞竹超;尤天慧;张尧;樊治平;;一种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多指标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6期
10 王国华,梁樑;一种多专家判断信息的二次合成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9期
本文编号:284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84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