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9:42
   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878;E291
【部分图文】:

平面图,汉城,平面图,回廊


此外,咸阳宫第一号、二号建筑遗址各宫室之间布局结构相对紧凑,并有回廊相通,有助于当权者遇到兵变或突发事件时逃脱。回廊环绕,数量众多,曲折蜿蜒,也很容易导致暗杀者潜入宫中后因不熟悉路况而迷路。朝堂之上或处理政务之所常是政治人物的交锋之处,周边有次宫室(包括地下室)的存在,不排除会在特殊情况下会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转化为藏兵之处。图1-2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图①

平面图,宫殿,平面图,遗址


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图①

平面图,阿房宫,基址,汉城


秦都咸阳渭南城区有很多宫殿,诸如章台、兴乐宫、甘泉宫、极庙、阿房宫等。据文献记载可以略知,渭南宫殿区的各个宫殿既成群分布,又自成一体,有些还包括不少附属建筑。阿房宫①是渭南宫殿区中的一处大型宫殿建筑,至秦灭亡时只建好前殿。根据钻探和试掘资料得知,原前殿基址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前殿的东西两侧当有夯土墙,但已被现代村庄覆盖或破坏,推测这两道墙垣可能是记载中的“阿墙”东墙和西墙,连同考古已经发现的前殿基址北墙,恰为《长安志》中所记载的“阿城”三面之城墙。②关于阿房宫前殿东北2000米处的“磁石门”遗址,即阙门有磁石垒造,有隐甲怀刀入门者可立即发现,其记载见于《三辅黄图》、《水经注》,但经考古发现则是战国中晚期的高台建筑遗址,且根据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已发现的兵器来看,铁镞不及铜镞的十万分之一,短兵器中的铁器仅是铜兵器的0.25%③,所以刘庆柱先生认为它的修建在当时显然“无的放矢”了。④今传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处有“烽火台”,经过考古发掘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高台建筑遗址,使用期延续到西汉。⑤遗址中发现有回廊、柱础石等,且形制与烽火台完全不同。⑥三 望夷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中和;;秦汉城市防御体系研究述评[J];秦汉研究;2014年00期

2 张国硕;;夏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研究[J];中原文物;2008年04期

3 张国硕;殷商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中国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J];建设科技;2012年Z1期

5 荀平;王众;;中国古代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J];新建筑;2008年03期

6 吴勤;;俄罗斯空天防御体系建设研究[J];飞航导弹;2012年01期

7 薛岗;张晋;刘芳;孙晓涛;;大型综合医院火灾防御体系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8 ;构建中小用户边界防御体系——安氏领信发布LinkTrust UTM[J];每周电脑报;2006年22期

9 刘丽华,蔡宏霄;俄罗斯的空天防御体系[J];现代防御技术;2005年03期

10 ;河南构筑农村非典防御体系[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岩涛;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范熙晅;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刘建军;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张腾辉;从“帝都”到“天下”[D];复旦大学;2012年

8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9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10 赵志强;秦汉地理丛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洁;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晏菲;榆林军事防御体系资源的整合及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澎;略论北魏军事战略重心的变化及全国防御体系的构成[D];郑州大学;2012年

4 王相虎;明代云南府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飞;网络入侵对政权运行安全的影响与法律防御体系完善[D];重庆大学;2015年

6 尹亮;从河西简牍看汉代对匈奴的军事防御体系[D];兰州大学;2016年

7 朱叶;唐朝西域防御体系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淑娟;新形式下的医疗纠纷防御体系构建[D];吉林大学;2005年

9 徐骁;一体化信息防御体系构建与能力评估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杨建林;明代宁夏镇防御体系述略[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9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879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