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23:56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目的在于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从军事文化的角度增强京津冀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凝聚力,营造京津冀文化研究氛围,弘扬和传承古代军事文化传统,助力现代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丰富京津冀区域古代军事文化研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军事文化和古代兵学文化传承延续,对我国现代强军文化建设提供支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军事观及相关理论对于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中首推“和合统一”文化,它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其中,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了融合统一基础;燕云战事、民族交流促进了文化融摄;兵民分合、军事治理体现了多元融合;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展现了爱国包容。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尤其是其“重智善谋”军事文化特色,不仅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围魏救赵”、“退兵减灶”彰显谋略特色;邯郸之战、鬼谷策略体现纵横捭阖;城池烽燧、防御体系凸显重守轻攻;黄巾起义、道义结合凝结战备智慧。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的“创新进取”理念是难能可贵的,主要有:兵器锻造、功能用途体现实用创新;胡服骑射、赵王改革培...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
1.1.2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意义
1.2 国内外古代军事文化研究概述
1.2.1 国外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
1.3.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研究相关概念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军事观相关理论阐释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1.3 唯物史观下的军事文化
2.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相关概念界定与阐释
2.2.1 军事文化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2.2.2 空间概念界定:京津冀古代区域
2.2.3 冀文化缘起与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
2.2.4 京津冀军事文化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 “和合统一”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内核
3.1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融合统一
3.1.1 华夏部落一统——集团部队初显
3.1.2 文武结合治军——战备文化首创
3.1.3 天地人全局观——指挥思想集成
3.1.4 和合统一导向——文化基调形成
3.2 燕云战事、民族交流促进文化融摄
3.2.1 辽宋时期燕云军事价值
3.2.2 石敬瑭献燕云的历史影响
3.2.3 多朝代政权逐鹿十六州
3.2.4 多民族治理下的文化融合
3.3 兵民分合、军事治理体现多元融合
3.3.1 贵族集权、胡汉分治的前燕鲜卑军府制度
3.3.2 规范有序、防御为主的明朝九边、卫所制度
3.3.3 兵民分离、遗风深重的清朝八旗绿营制度
3.4 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展现爱国包容
3.4.1 边塞诗词展现护国兴军愿望
3.4.2 汉调胡琴显示民族文化交汇
3.4.3 北朝混战致京津冀书家创新
第四章 “重智善谋”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色
4.1 围魏救赵、退兵减灶彰显军事谋略
4.1.1 “围魏救赵”——军事谋略文化的代表
4.1.2 “退兵减灶”——军事谋略实施的范本
4.1.3 策略至上——东方战术思维的特点
4.2 邯郸之战、鬼谷策略体现纵横捭阖
4.2.1 军民一心,合纵战术破强秦
4.2.2 决策正误,军事策略有启迪
4.2.3 《鬼谷》“纵横”,军事外交新策略
4.3 城池烽燧、防御体系凸显重守轻攻
4.3.1 世代屏障北长城
4.3.2 京师锁钥宣化城
4.3.3 固若金汤居庸关
4.3.4 “武城”威严张家口堡
4.4 黄巾起义、道义结合凝结战备智慧
4.4.1 黄巾起义开创农民起义战争新局面
4.4.2 起义进程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进步
4.4.3 农民起义与道教文化传播相互影响
4.4.4 平等平均意识和尚礼重义思想兴起
第五章 “创新进取”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理念
5.1 胡服骑射、赵王改革勇于制度创新
5.1.1 战争背景倒逼军事改革
5.1.2 厉兵秣马强大军事实力
5.1.3 军事改革蕴含丰富价值
5.1.4 包容吸收促使文化嬗变
5.2 蓟镇防御、《练兵实记》传承兵儒合一
5.2.1 战守结合发展兵学文化
5.2.2 儒体兵用推动兵儒合一
5.2.3 《练兵实记》丰富我国兵学
5.3 兵器锻造、功能用途体现实用创新
5.3.1 冷兵器时代军事器具的发展
5.3.2 古代兵器制作与铸造的规范
5.3.3 古代军事器具的用途和作用
5.3.4 京津冀古代兵器特色和贡献
第六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的影响及价值
6.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军事文化的丰富
6.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现代军事的启迪
6.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爱国主义的传承
6.4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和平主义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党建. 2015(09)
[2]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双方胜败原因试探[J]. 朱绍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3]京剧《四郎探母》人文精神探微[J]. 于峰. 黄河之声. 2014(16)
[4]冀文化与燕赵文化比较研究——论冀文化提出之必要性[J]. 冯石岗,贺智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3)
[5]冀域演变及京津冀文化圈考略[J]. 贾建梅,杨国玉,王紫璇.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6]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J]. 袁君煊,肖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7]西方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J]. 王强. 军事历史研究. 2013(03)
[8]京津冀文化圈的渊源和载体[J]. 冯石岗,许文婷.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戚继光镇守蓟镇前后境遇的变化[J]. 马静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清代满族八旗骑射文化的崛起与流变[J]. 唐云松.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五燕史研究[D]. 高然.西北大学 2010
[2]论军事权[D]. 曾志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杨家将地方戏研究[D]. 马潇婧.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2]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D]. 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3]元杂剧中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审美特色研究[D]. 王鹏.东华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8798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
1.1.2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意义
1.2 国内外古代军事文化研究概述
1.2.1 国外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
1.3.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研究相关概念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军事观相关理论阐释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1.3 唯物史观下的军事文化
2.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相关概念界定与阐释
2.2.1 军事文化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2.2.2 空间概念界定:京津冀古代区域
2.2.3 冀文化缘起与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
2.2.4 京津冀军事文化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 “和合统一”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内核
3.1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融合统一
3.1.1 华夏部落一统——集团部队初显
3.1.2 文武结合治军——战备文化首创
3.1.3 天地人全局观——指挥思想集成
3.1.4 和合统一导向——文化基调形成
3.2 燕云战事、民族交流促进文化融摄
3.2.1 辽宋时期燕云军事价值
3.2.2 石敬瑭献燕云的历史影响
3.2.3 多朝代政权逐鹿十六州
3.2.4 多民族治理下的文化融合
3.3 兵民分合、军事治理体现多元融合
3.3.1 贵族集权、胡汉分治的前燕鲜卑军府制度
3.3.2 规范有序、防御为主的明朝九边、卫所制度
3.3.3 兵民分离、遗风深重的清朝八旗绿营制度
3.4 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展现爱国包容
3.4.1 边塞诗词展现护国兴军愿望
3.4.2 汉调胡琴显示民族文化交汇
3.4.3 北朝混战致京津冀书家创新
第四章 “重智善谋”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色
4.1 围魏救赵、退兵减灶彰显军事谋略
4.1.1 “围魏救赵”——军事谋略文化的代表
4.1.2 “退兵减灶”——军事谋略实施的范本
4.1.3 策略至上——东方战术思维的特点
4.2 邯郸之战、鬼谷策略体现纵横捭阖
4.2.1 军民一心,合纵战术破强秦
4.2.2 决策正误,军事策略有启迪
4.2.3 《鬼谷》“纵横”,军事外交新策略
4.3 城池烽燧、防御体系凸显重守轻攻
4.3.1 世代屏障北长城
4.3.2 京师锁钥宣化城
4.3.3 固若金汤居庸关
4.3.4 “武城”威严张家口堡
4.4 黄巾起义、道义结合凝结战备智慧
4.4.1 黄巾起义开创农民起义战争新局面
4.4.2 起义进程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进步
4.4.3 农民起义与道教文化传播相互影响
4.4.4 平等平均意识和尚礼重义思想兴起
第五章 “创新进取”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理念
5.1 胡服骑射、赵王改革勇于制度创新
5.1.1 战争背景倒逼军事改革
5.1.2 厉兵秣马强大军事实力
5.1.3 军事改革蕴含丰富价值
5.1.4 包容吸收促使文化嬗变
5.2 蓟镇防御、《练兵实记》传承兵儒合一
5.2.1 战守结合发展兵学文化
5.2.2 儒体兵用推动兵儒合一
5.2.3 《练兵实记》丰富我国兵学
5.3 兵器锻造、功能用途体现实用创新
5.3.1 冷兵器时代军事器具的发展
5.3.2 古代兵器制作与铸造的规范
5.3.3 古代军事器具的用途和作用
5.3.4 京津冀古代兵器特色和贡献
第六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的影响及价值
6.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军事文化的丰富
6.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现代军事的启迪
6.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爱国主义的传承
6.4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和平主义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党建. 2015(09)
[2]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双方胜败原因试探[J]. 朱绍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3]京剧《四郎探母》人文精神探微[J]. 于峰. 黄河之声. 2014(16)
[4]冀文化与燕赵文化比较研究——论冀文化提出之必要性[J]. 冯石岗,贺智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3)
[5]冀域演变及京津冀文化圈考略[J]. 贾建梅,杨国玉,王紫璇.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6]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J]. 袁君煊,肖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7]西方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J]. 王强. 军事历史研究. 2013(03)
[8]京津冀文化圈的渊源和载体[J]. 冯石岗,许文婷.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戚继光镇守蓟镇前后境遇的变化[J]. 马静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清代满族八旗骑射文化的崛起与流变[J]. 唐云松.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五燕史研究[D]. 高然.西北大学 2010
[2]论军事权[D]. 曾志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杨家将地方戏研究[D]. 马潇婧.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2]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D]. 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3]元杂剧中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审美特色研究[D]. 王鹏.东华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8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92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