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4:52
海军专业士官是海军兵力组成的重要部分,是海军战斗力的核心因素。海军专业士官是直接服务于海军装备的操作、维护和建设的,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技术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因此,要成为海军专业士官,必然要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成为士官候选人。本文称之为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要提高海军预选专业士官的培训质量,核心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是专业士官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为背景,以提高海军专业士官任职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以改进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为途径,以提高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质量为目标,针对目前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存在的问题,开展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在对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对课程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探讨了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建立了海军预选专业士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模型。引入军事需求工程方法,研究了海军专业士官任...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个简单的两层活动模型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作过程的士官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杨超,杨小林,杜来林. 考试周刊. 2013(53)
[2]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培训课程体系研究[J]. 高化猛,吕滨,康丽华. 价值工程. 2012(02)
[3]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 王桂林,宋秀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4]高校开展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 李维刚,乔瑞中,张兴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0)
[5]全面质量管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范式[J]. 姜尔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03)
[6]我国高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障碍分析[J]. 程鸿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S1)
[7]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评估研究[J]. 李日华,毛凯,周刚.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01)
[8]高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运行系统与环节研究[J]. 郭蜀燕,李飞雄,张雄.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1)
[9]杜威与施瓦布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观比较[J]. 徐学福. 外国教育研究. 2004(07)
[10]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 李福华.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2)
博士论文
[1]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 徐斌.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问题—操作”交互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初探[D]. 张洪伟.辽宁师范大学 2005
[2]组织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障碍研究[D]. 何小瑜.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基于i~*和AlbertⅡ的需求建模框架研究[D]. 琚川徽.合肥工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37865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个简单的两层活动模型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作过程的士官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杨超,杨小林,杜来林. 考试周刊. 2013(53)
[2]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培训课程体系研究[J]. 高化猛,吕滨,康丽华. 价值工程. 2012(02)
[3]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 王桂林,宋秀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4]高校开展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 李维刚,乔瑞中,张兴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0)
[5]全面质量管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范式[J]. 姜尔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03)
[6]我国高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障碍分析[J]. 程鸿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S1)
[7]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评估研究[J]. 李日华,毛凯,周刚.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01)
[8]高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运行系统与环节研究[J]. 郭蜀燕,李飞雄,张雄.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1)
[9]杜威与施瓦布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观比较[J]. 徐学福. 外国教育研究. 2004(07)
[10]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 李福华.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2)
博士论文
[1]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 徐斌.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问题—操作”交互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初探[D]. 张洪伟.辽宁师范大学 2005
[2]组织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障碍研究[D]. 何小瑜.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基于i~*和AlbertⅡ的需求建模框架研究[D]. 琚川徽.合肥工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37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93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