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00:52
目前,全国在积极地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工作。但学术界和操作界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内涵理解不清晰及对认定标准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进行了概念界定,系统梳理了现有政府文件并结合了相关专家的建议,提出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的认定标准,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标准化. 2020,(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军民分离状态”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民参军”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与军用市场关系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在所有的非军工企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是指非军工企业中向军用市场提供资源的企业。2 梳理政府文件中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出台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的认定条件相对比较一致。如图3所示,分析出了18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条件出现的频率,其中“指标3”出现了9次,“指标1”“指标8”和“指标11”出现了8次,“指标9”出现了7次,“指标4”和“指标6”出现了6次,这些认定条件在政府文件中出现频率较高。另外,有些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从事量子力学等前沿科技企业或颠覆性技术企业均可认定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分析[J]. 简晓彬,周敏,朱颂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8)
本文编号:3128628
【文章来源】:中国标准化. 2020,(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军民分离状态”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民参军”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与军用市场关系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在所有的非军工企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是指非军工企业中向军用市场提供资源的企业。2 梳理政府文件中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出台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的认定条件相对比较一致。如图3所示,分析出了18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条件出现的频率,其中“指标3”出现了9次,“指标1”“指标8”和“指标11”出现了8次,“指标9”出现了7次,“指标4”和“指标6”出现了6次,这些认定条件在政府文件中出现频率较高。另外,有些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从事量子力学等前沿科技企业或颠覆性技术企业均可认定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分析[J]. 简晓彬,周敏,朱颂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8)
本文编号:3128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2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