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17:17
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包括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和军民技术转移。军事技术内部转移是指军事技术在军事系统内部的转移,包括不同装备采办环节间的技术转移以及不同军事项目或不同军事部门间的技术转移。军民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军事系统和非军事系统之间的转移,包括军事技术转民用和民用技术转军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军事技术的先进程度对于战争的成败与国家安全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国家投入巨额经费进行军事技术的研发,形成了大量高新技术成果。但这些军事技术成果往往只应用于其研发时所设定的专用领域,未能进行有效的转移。军事系统内部各单位间,甚至同一单位不同项目间,技术转移都存在困难。由于装备采办的分段管理,研制与生产经常是在独立的两个单位进行,两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核心技术往往得不到有效转移。很多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才造成了二者的分离,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互用。长期以来,我国军事系统与民用系统相互隔离,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独立发展,造成了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阻碍了技术进步。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大势所趋。军事技术与民用技...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及其定价情况
2.1 国外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2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3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调研
2.4 主要问题和研究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与激励机制
3.1 引言
3.2 现行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方法建模分析
3.3 原有军事技术向科研项目转移定价思路
3.4 研制过程激励定价机制设计
3.5 研制到生产技术转移激励机制设计
3.6 案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技术转民用利益分配与定价机制
4.1 引言
4.2 军事技术转民用特征分析
4.3 军事技术转民用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
4.4 技术需求方竞争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5 技术需求方垄断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6 案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
5.1 引言
5.2 民用技术转军用特征分析
5.3 民用技术转军用价值评估
5.4 不完全信息下线性报价均衡分析
5.5 军民双方直接报价机制设计
5.6 案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一:国防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件二:装备生产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装备采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研究[J]. 魏华,刘宝平,孙胜祥. 当代经济. 2014(23)
[2]国外国防技术转移现状研究[J]. 申畯,哈悦,陈皓,尹航,李莉.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06)
[3]国防知识产权定价模式探讨[J]. 张辉,蒋国萍.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02)
[4]英国推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J]. 程享明,谢冰峰. 国防. 2014(05)
[5]最优目标价格合同优化设计方法[J]. 訾书宇,魏汝祥,金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4(02)
[6]装备采购中的知识产权成本核算研究[J]. 李春龙,刘莹.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03)
[7]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J]. 郑永彪,张磊,张生太,刘丹.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5)
[8]装备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的产权利益分配[J]. 王丽顺,高原,叶琴,张怡. 军事经济研究. 2013(04)
[9]英国国防技术转移管理的现状及特点[J]. 王丽顺,张代顺. 国防科技工业. 2012(12)
[10]主要国家基础研究成果民转军主要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刘书雷,韩琰,邓启文,沈雪石. 中国科技论坛. 2012(10)
博士论文
[1]政府技术采购中的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 彭鸿广.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国防采购R&D成本补偿研究[D]. 吉炳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国际技术转让价格讨价还价模型研究[D]. 张国琪.吉林大学 2007
[4]军工科研院所技术转让定价策略研究[D]. 王偌鹏.电子科技大学 2007
[5]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专利许可机制研究[D]. 李攀艺.重庆大学 2007
[6]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 杨贵彬.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国防科技工业“民技军用”实施对策研究[D]. 赵巨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我国国防专利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 梁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3]军队无形资产认定与创新研究[D]. 李彦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5721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及其定价情况
2.1 国外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2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3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调研
2.4 主要问题和研究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与激励机制
3.1 引言
3.2 现行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方法建模分析
3.3 原有军事技术向科研项目转移定价思路
3.4 研制过程激励定价机制设计
3.5 研制到生产技术转移激励机制设计
3.6 案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技术转民用利益分配与定价机制
4.1 引言
4.2 军事技术转民用特征分析
4.3 军事技术转民用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
4.4 技术需求方竞争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5 技术需求方垄断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6 案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
5.1 引言
5.2 民用技术转军用特征分析
5.3 民用技术转军用价值评估
5.4 不完全信息下线性报价均衡分析
5.5 军民双方直接报价机制设计
5.6 案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一:国防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件二:装备生产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装备采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研究[J]. 魏华,刘宝平,孙胜祥. 当代经济. 2014(23)
[2]国外国防技术转移现状研究[J]. 申畯,哈悦,陈皓,尹航,李莉.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06)
[3]国防知识产权定价模式探讨[J]. 张辉,蒋国萍.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02)
[4]英国推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J]. 程享明,谢冰峰. 国防. 2014(05)
[5]最优目标价格合同优化设计方法[J]. 訾书宇,魏汝祥,金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4(02)
[6]装备采购中的知识产权成本核算研究[J]. 李春龙,刘莹.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03)
[7]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J]. 郑永彪,张磊,张生太,刘丹.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5)
[8]装备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的产权利益分配[J]. 王丽顺,高原,叶琴,张怡. 军事经济研究. 2013(04)
[9]英国国防技术转移管理的现状及特点[J]. 王丽顺,张代顺. 国防科技工业. 2012(12)
[10]主要国家基础研究成果民转军主要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刘书雷,韩琰,邓启文,沈雪石. 中国科技论坛. 2012(10)
博士论文
[1]政府技术采购中的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 彭鸿广.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国防采购R&D成本补偿研究[D]. 吉炳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国际技术转让价格讨价还价模型研究[D]. 张国琪.吉林大学 2007
[4]军工科研院所技术转让定价策略研究[D]. 王偌鹏.电子科技大学 2007
[5]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专利许可机制研究[D]. 李攀艺.重庆大学 2007
[6]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 杨贵彬.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国防科技工业“民技军用”实施对策研究[D]. 赵巨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我国国防专利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 梁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3]军队无形资产认定与创新研究[D]. 李彦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5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5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