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本文关键词: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的音乐与演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陈铭志(1925.08—2009.04)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和作曲家。数十年来,他将其毕生之力献于复调理论研究、复调技法传授之中,在复调音乐创作诸多方面屡有建树,成果卓著。 《序曲与赋格曲集》这部复调音乐作品是陈铭志先生多年来对复调音乐创作研究与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巧妙的融为一体,采用西洋复调音乐中的序曲与赋格这一重要音乐体裁,结合中国音乐风格的五声调式汲取中国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出这一部中国式的复调音乐作品集。 本文从介绍陈铭志的生活时代背景入手,通过作品的曲式结构、演奏技法、音乐处理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和把握陈铭志钢琴复调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其演奏特点,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陈铭志 序曲 赋格 音乐演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24.1-4;J614;K82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作曲家陈铭志及其复调音乐8-10
- (一)作曲家陈铭志生活时代背景8
- (二)作曲家陈铭志的复调音乐8-10
- 1.陈铭志的复调音乐作品及理论研究成果8-9
- 2.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的创作背景9-10
- 二、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音乐与演奏分析10-27
- (一)第一首《序曲与赋格》(无标题)10-11
- (二)第二首《序曲与赋格》(原标题《山歌与村舞》)11-13
- (三)第三首《序曲与赋格》13-14
- (四)第四首《序曲与赋格》14-15
- (五)第五首《序曲与赋格》15-16
- (六)第六首《序曲与赋格》16-17
- (七)第七首《序曲与赋格》17-18
- (八)第八首《序曲与赋格》18-20
- (九)第九首《序曲与赋格》20-21
- (十)第十首《序曲与赋格》(原标题为《新春》)21-22
- (十一)第十一首《序曲与赋格》22-23
- 十二㖞第十二首《序曲与赋格》23-25
- (十三)第十三首《序曲与赋格》25-27
- 三、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独特的创作技法27-29
- (一)调式调性的发展综合27
- (二)和声背景的创新27
- (三)节奏与节拍27-29
- 四、研究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对钢琴教学的现实意义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海云;山歌与赋格曲(笙二重奏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2 韩文英;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教学解析[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林华;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解读[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4 欧阳;;音乐家轶事[J];科学与文化;2006年02期
5 王球;;赋格主题首部的创作技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苏莎;;如何学习、演奏巴赫《平均律曲集》中的赋格曲[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7 杜磊;;钢琴曲《小猫赋格曲》的诞生[J];乐器;1988年03期
8 邹建平;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中赋格曲写作的语言与结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田艺苗;贝多芬后期作品中的赋格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晓生;;论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的演奏(下)[J];钢琴艺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鹏;;坚守音乐阵地,鞠躬尽瘁[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2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慧琳;;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与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姜楠;;音乐艺术,你该为繁荣农村文化做些什么?[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9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余晓玲;;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感受一种音乐气质[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萌;品牌企业与艺术结缘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牛寒婷;篮协为何禁《忐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记者 钟镭;湘南学院音乐艺术周激情启幕[N];郴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平;天津音乐艺术街参展演博会[N];天津日报;2009年
8 陈玉玉;生动活泼的音乐艺术俱乐部[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悦;唱响中原大地的音乐百灵[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王伟(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音乐艺术——饭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N];中国旅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刘健;从“能量”角度试探音乐在时空中的展衍态势[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陈思;多元交融的个性艺术[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4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宇翔;基于内容的音乐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旭;用母语说话[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谢晶晶;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侯s
本文编号:32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29386.html